15船间效应15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例 五.船间效应: 1.船间效应现象 1).吸引与排斥: 2).波荡: 3).转头: 2.追越两船间的船间效应及预防 1).追越时船间效应 2).追越中船间效应的预防措施 3.对驶中两船的船间效应 1.对驶中的船间效应 2.对驶中船间效应的预防措施 4.影响船间效应的因素 1.船间距↓→船间效应↑。 2.船速 3.持续时间: 4.小船受影响大。 5.浅水中比深水中船间效应大。 * * 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拢,平行着驶向前方。忽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闯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 1.基本概念:船舶在近距离上对驶或追越或驶过系泊船时,在两船之间产生的流场相互作用,船舶间出现互相吸引、排斥、转头、波荡等现象,称之为船间效应。 首尾对它船排斥, 船中对它船吸引; 处于它船发散波中的船舶,由于相对于波的位置不同而受到加速或减速的现象,称之为“波荡”或“无索索引”。 波浪的水质点作轨圆运动: 所以,当追越船处于被追越船的发散波之波峰之前时,船被加速; 当追越船处于被追越船的发散波之波谷时,船被减速。 处于它船发散波中的船舶,当其斜向与发散波遭遇时,波峰处的船体受波的前进方向的力,波谷处的船体受相反方向的力→转首力矩→转头。 * 兴波自左前方来,船首处于波峰,船尾处于波谷→向右转头; * 兴波自右前方来,船首处于波峰,船尾处于波谷→向左转头。 (1)选择平直、通航密度小的航段进行,避免在狭窄弯段或浅滩处追越; (2)追越前须用VHF或声号征得被追越船的同意; (3)被追越船同意追越,应尽量让出航道、减速至维持舵效;追越船应加车,加大两船间距,以便减小两船间的速度差,减小两船平行时间 (4)深水中快速追越时,两船间距至少保持大船的一倍船长,最好能大于两船长之和;港内低速追越时,两船间距至少保持一倍船宽,但为安全,最好能保持大船一倍船长; (5)一旦相互作用明显而有碰撞危险时,则追越船应减速、停车或倒车,并用舵制止偏转;被追越船应适当加车以提高舵效,抵制偏转。 (1)应避免在复杂航段会船; (2)对驶前应减速慢行,尽量保持两船间距大于大船的船长; (3)待两船首相平时,切忌用大舵角抑制船首外转,否则将导致船首进入对方船中部低压区时加速内转而引起碰撞。正确措施:适当加车以增加舵效,稳定船首向,减少通过时间。 船间作用力与间距的4次方成反比;船间作用力矩与间距的3次方成反比; 两船横距<两船船长之和( )时,船间效应出现; 两船横距 时,船间效应明显增强。 Vs↑→兴波激烈↑→相互作用↑。船间作用力及力矩∝ 对驶局面持续时间短,船间效应作用影响小; 追越局面持续时间长,船间效应作用影响大。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