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用科技创新支撑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ocVIP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用科技创新支撑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用科技创新支撑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用科技创新支撑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创新型龙江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止滑上扬,在全国排序中画出一个“微笑曲线”,2010年开始回升至第12位,科技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支撑产业经济振兴和长远发展 我省科技工作围绕全省经济建设大局,通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突破了一批关系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开发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在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北京奥运等国家及省级重大工程中,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3项(特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6项。共评出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15项、二等奖580项、三等奖727项。专利申请量由2006年的6 535项提高到2010年的10 296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提升。 大庆油田实现了4 000万吨原油持续稳产技术保障,一举摘得2010年国家唯一通用类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重集团“核电站超大型铸锻件关键技术开发”项目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10年,我省有14个项目列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争取到资金支持7 072万元;与西伯利亚分院签署“联合研究院”的意向书,并在合作共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建立有效合作机制;中船703研究所、省农科院和哈尔滨市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中心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二、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现新突破,科技支撑产业大项目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 2008年以来,我省科技投入实现了“由支持项目向支持方向、由支持专家向支持团队、由支持企业向支持产业”的三个转变,共组织谋划省级重大科技项目139项,投入资金3.37亿元。新设立了科技重大新产品专项,每年择优支持1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每项的支持强度高达500万元,仅2009年重大科技新产品项目引导社会投入比例就达1:18,充分发挥了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共承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达3 611项,获资金37.71亿元;尤其是2008年9月我省与科技部建立了部省会商机制以来,共获国家项目资金近20亿元;2010年获得项目、资金分别是2006年的1.71倍和4.22倍。哈尔滨市的光学电流互感器、DA5新型汽车发动机等创新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齐齐哈尔市的“时速160~200公里高速货车转向架及其配套系列货车”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河市通过实施“多晶硅材料研发与应用”重大科技项目,使年产5 000吨多晶硅产业成为可能;牡丹江市全力推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5家超亿元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同比增长60%。 三、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努力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技成果登记由2006年的997项提高到2010年的 1 453项,增长45.7%,应用成果转化率达81.9%,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 633项,成交金额51.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2倍。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优选了109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示范,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哈工大“高效燃煤烟气污染控制技术转化”项目实现了2 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和减排二氧化硫2 000吨以上的环境效益;东北林业大学“高效膨胀阻燃剂”在佳木斯沃尔德电缆厂完成中试生产,实现年销售收入8 000万元,利税1 000万元;鸡西市“科技创新――让鸡西更美好”科技展取得良好的成果推介成效;东宁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黑龙江大学将黑木耳种植技术转移到西藏,受到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区科技部门的高度评价。 2009年以来,围绕安全、健康、环保和富民等五个民生领域,我省组织实施了“五加生化胶囊”、“松花江流域地区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与饮水安全”等107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支持哈尔滨市进入国家科技部“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试点城市,仅第十一届冰雪大世界应用LED照明就为景区整体节电约50%以上;设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经费600万元,组织林甸等26个县(市、区)实施了32项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引进新品种115个,建立农业生产基地292个,带动67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