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第一讲
比 较 文 学;导论:比较文学入门;一、陈惇 孙景尧 谢天振 《比较文学》(第二版); 孙景尧(1943-2012.07.11),男,1943年生于中国上海嘉定,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比较文学博士后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原负责人。2012年7月11日,孙景尧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谢 天 振;谢 天 振;乐 黛 云;访 问 讲 学;季羡林、乐黛云(图一);(图二);季 羡 林《比较文学》(第二版)序;贾 植 芳;贾 植 芳;贾植芳《比较文学》(第二版)序; 我很熟悉参加此书编写的好几位执笔者。像他们中年长的乐黛云、卢康华二教授,他们和我一样经历过50年代的政治风波,有20年被打入“另册”,但他们从未忘记作为“知识人”的职责,??从未停下过追求知识的治学努力,以致如今都已过了花甲,依然站在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对他们所执笔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比较文学”与“文类学”两章,反映了有独到见解的新识。他们中年轻的几位博士生导师,像孟华、朱栋霖、刘象愚、曹顺庆等教授,他们也都经受过“文革”十年浩劫和当前商海钱浪的冲击,但他们不为所动,也不为所惑,安于做个笔耕舌耕的“知识人”······; 至于三位主编,即陈惇、景尧和天振,则更是我所熟悉的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甘于淡泊,以做“知识人”为乐,与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等一道,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多所贡献,是功不可没,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和敬佩的。这次,他们既负责全书的组织安排,又认真审校各章内容和注释,同时还各自执笔攥写比较文学原理、译介学、文学与宗教等章节,再次倾注了他们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和心得。; 我对景尧、天振和我的其他学友常常讲到中国的古训之一:道德文章。从这本书的作者和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来看,古人不我欺矣!从这本书中,我又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敬业美德,在他们身上又有了新的发扬:他们没有文人相轻而能同心合力共编教材,这既符合比较文学学者的广阔胸怀,也为这门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性质所必需,同时还在传统基础上谱写了做“知识人”的新篇章。;前 言;二、“比较文学”建立的挈机;二、“比较文学”建立的挈机; 文化转型的表现;促成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 多元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政府、公众、舆论……几乎言必称多元。各类文化现象并存:雅俗、古今、中外、精英与大众文化并存。
各种主体和力量都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共生与对话成为时代文化的主题;文化交流空前繁盛。;20世纪三大犹太人; “世界文学”的时代——人类创造文化,文化改造人类。
马克思早就预言,随着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b、差异性:各民族文学又由于其不同的传统、不同的生存条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形成各自的独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性。
; 2、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的“世界文学”,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要求人类文学及其研究应当如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样,使各民族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从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文学与文学研究。到那时,早先那种割裂的状况必将消除,各民族文学将成为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伟大的绚丽多彩的综合体。; 3、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辩证关系; 这些新的认识必然引起各种观念,包括文学观念的革新,孤立、绝缘、割裂、封闭的状态已成为不可能。
各种边缘学科勃兴;世界,正在走向综合。二十世纪后半叶比较文学的繁荣正是这一趋势的产物。;比 较 文 学 举 例;4、“战争”与“文学”:20世纪反战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观。肖霍罗夫的《静静的顿河》;王向远的《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和批判》;《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背景比较。
6、“宗教”与“文学”:从宗教中看文学;从文学中看宗教。佛教的传入激发了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很多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应运而生,例如佛教经典中有一只神猴,会三十六变,通过佛教翻译,这个民间故事流传到我国,我们借鉴了它的题材。;7、精神狂人:阿Q与堂吉诃德
8、滴血的玫瑰:安娜与繁漪
9、旧时代的新女性:《西厢记》中的红娘与《伪君子》中的桃丽娜;(二)必 要 性; “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一致的阐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的发展,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同时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其作用在于巩固主流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