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学导论5
第五讲 历史学 一、概说 (一)中国历史的特点 1、“悠久” 2、“无间断” 3、“详密” (二)“历史非传奇小说” 1、历史家的“文采”与小说家之“演义” 2、小说可以传播历史知识 例子1 姚元之《朱叶亭杂记》、“引孔明不识马谡事” 例子2 “关玛法” 例子3 “为何烧我宝玉”? (三)中西历史的简单比较 1、中国:“和平”中得到进展 西洋:“斗争”中著精神 2、中国史像一首诗、西洋史像一本剧 (四)历史的发展与曲折 1、钱穆认为,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演进,既有“生命力”,又有“病态”。——曲线形的波浪。 杨联陞认为,“螺旋形”上升 (五)历史的使命与分期 1、历史使命 (1)第一阶段:从秦汉到唐末 建立、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2)第二阶段:从北宋到清末 完善、巩固中央集权 2、历史分期 (1)比较简单的划分 A、上古、中古、近代 B、上古、中古、近世、近代、现代 (2)雷海宗关于历史分期的看法 A、第一周:从最初到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古典的中国”) 分为五个时代: 封建时代(公元前1200-前771)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3) 战国时代(公元前473-前221) 帝国时代(公元前221-公元88) 帝国过衰亡与古典文化没落的时代(公元88-383) B、第二周:从公元383年,一直到民国(“胡汉混合、梵华同化的新中国,一个综合的中国”) 五个时期: 南北朝、隋、唐、五代(公元383-960) 宋代(公元960-1279) 元明(公元1279-1528) 晚明至盛清(公元1528-1839) 清末中华民国(公元1839以下) (3)钱穆的历史分期观 五个时期: 秦汉以前:“封建”时代 秦汉至西汉中叶以前:由“封建”而趋于统一 西汉中叶以下:士人政府时期 东汉至隋唐以前:士族门第制度时期 隋唐至清末:科举竞选时期 (4)钱穆关于学术思想的分期 两个重要的变动时期: 秦汉统一:周、秦平民学术思想兴盛的结果 北宋学术思想兴起: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活泼的新气象 (5)钱穆关于文化史的分期 三个时期: 秦以前、秦以后到唐、唐以下到晚清 (5)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分期 夏以前(史前):原始社会 夏、商、周、春秋:奴隶社会 战国以后至1840年:封建社会 1840年—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的争论集中在下面两点:何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何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六)中国历史学传统的特殊性 1、源远流长 2、史学传统一脉相承 (七)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 1、孔子于《春秋》中寓褒贬之意 “崔杼弑其君” 董狐“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2、《史记》以后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丰富 3、章学诚“通史致用” (八)史学中言与事的合一 1、科林伍德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All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thought) 2、中国古代的“左史”与“右史” 3、章学诚的“六经皆史” (九)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 1、笔削之义 始于孔子著《春秋》 三层意思:史料取舍、历史建构、历史批评 2、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为史迁所创 (十)中国史学著作的基本形式 1、纪传体 司马迁《史记》所创 2、编年体 始于孔子《春秋》 3、纪事本末体 4、史学理论著作 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 (十一)中国近世史学的派别 1、四大流派 (1)“新史学”:梁启超 (2)“实证史学”:胡适、傅斯年 (3)“民族本位论”史学:陈寅恪、钱穆 (4)阶级论史学:郭沫若、范文澜 2、两点启示 (1)史学流派不能割断与古老传统和近代传统的联系 (2)实证史学留下了较多的史学遗产 (十二)史学研究的分类 1、断代史 2、专门史 二、研究资料 (一)先秦 考古发现之文化遗址 新乐 BC5300-4800 赵宝沟 4500-4000 红山 3500-2500 夏家店 2500-2300 老宫台 6000-5400 马家窑、齐家 4500-2050 磁山、裴李冈、大地湾 600-5400 仰韶 5000-3000 二里头 1900-1500 青莲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