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篇产业发展 (75051 kb) - 应用经济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工业主导作用与工业现代化 5.1.2工业现代化 1.工业现代化与工业化 2.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工业现代化的内容 5.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3.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5.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4.解决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问题的必然选择 5.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选择 6.走绿色生产力发展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 5.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 5.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与对策 5.4.1明确立足点和升级方向 1.立足国情,放眼世界 2.准确判断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3.明确我国工业化升级方向 5.4.2坚持实施十大战略 5.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第6章 工与农和城与乡 6.1 农业的基础作用 6.1.1农业的基础作用 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 2.农业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3.农业是原料的重要来源 4.农业是重要市场 5.农业是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6.1.2农业基础建设 6.1.3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6.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6.3 城乡一体化与中国现代化 6.3.1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6.3.2城乡一体化与中国现代化 第7章 农业结构与趋势 7.1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 7.1.1农业生产发展阶段 7.1.2农业生产资料和农艺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 (1)动力资源的现代化。 (2)技术设备现代化。 (3)化学手段的采用。 (4)生产性建筑物和设施的现代化。 (5)运输工具和道路——运输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2.农艺现代化 7.1.3发展工厂化农业 7.2 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 1.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3.结构的调整 4.国家对“十一五”渔业发展的部署 7.3 农工商相结合 1.农工商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2.农工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1)合理调节各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农工商相结合的关键。 (2)正确处理农工商联合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3)自愿互利。 (4)明确相结合的原则。 7.4 农业产业化 1.地位作用 2.战略对策 (1)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3)银行信贷支持。 * * * * * * * * * * * * * * * * 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学类教材新系 第1篇 产业发展 目 录 第1章 产业形成与分类 第2章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 第3章 三次产业发展趋势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 第5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6章 工与农和城与乡 第7章 农业结构与趋势 第1章 产业形成与分类 1.1 产业形成 1.1.1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1.1.3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1.2 产业分类 1.2.1两大部类分类法 1.2.2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 1.2.3农轻重分类法 1.2.4三次产业分类法 1.2.5标准产业分类法 1.2.6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第2章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 2.1 “四化” 1.产业经济全球化 2.产业经济现代化 3.产业经济融合化 4.产业经济知识化 2.2 “七并存” 1.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2.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 3.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并存 4.轻重工业并存 2.2 “七并存” 5.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存 6.国内外合作与不平等和不平衡并存 7.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并存 (1)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2)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2.3 “五取代” 1.“三、二、一”取代“一、二、三” 2.新中心取代老中心 (1)产业中心的转移 (2)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3)转移的根源与对策 2.3 “五取代” 3.绿色生产力取代灰色生产力 4.工业国取代农业国 5.原材料相对有余取代原材料相对不足 第3章 三次产业发展趋势 3.1 产业关联 3.1.1三次产业关联趋势 3.1.2每次产业的各层次与另外两次产业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 3.1 产业关联 3.1.3相关的关联 1.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3.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 4.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3.2 发展趋势 3.2.1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3.2.2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 3.3 影响因素 3.3.1科学技术的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级结构卷心菜叶形磷酸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 .pdf
- 创新争先奖推荐书 - 暨南大学科技处.doc
- 科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及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 北京理工大学.ppt
- 秦皇岛一中高一学生早餐行为调查方案设计.doc
- 分级结构氧化锌的制备及形貌调控 -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df
- 科研费改革の进展 - 文部科学省.pdf
- 秦皇岛市人才本体竞争力分析评价与对策建议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 .pdf
- 利用rapd标记分析濒危植物白豆杉种群的遗传结构 - 生态学报.pdf
- 利用光栅提高红外非制冷热探测器效率的研究.pdf
- 移动商务、嵌入式对应课程调整如下: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