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史- 隋唐 两宋期末复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 园 史中外造园史“文明的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艺术比建筑更高一筹”。 -----------------------------培根《论造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将人的要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这项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人类首先满足衣食住行等低层次的需要,因此建筑早于园林是肯定的。 六、研究造园史的意义重要性-----宇宙时空的定位必要性-----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目的性-----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学习方法七、造园史研究的参考文献造园史研究的参考文献《诗经》/ 《周礼.考工记》汉 司马迁 《史记》/汉 班固 《汉书》晋 葛洪《西京杂记》/南朝《三铺黄图》/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宋 李枋 《太平御览》/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宋 周密 《武林旧事》 《癸辛杂识》/宋 沈括 《梦溪笔谈》 /宋 郭熙 《林泉高致》/宋 李文叔 《洛阳名园记》造园史研究的参考文献明 计成 《园冶》 /明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 清 文震亨《长物志》 /清 李渔《一家言》 /清 沈三白《浮生六记》 /清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现代 陈植、张公弛《〈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陈植《园冶注释》/童寯《江南园林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 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西方 童寯《造园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造园史学习参考书目造 园 史(上篇)中国造园史中国造园史研究的情况(1)欧洲.日本学者的研究:中华趣味庭园/《中国的建筑与庭园》(德)1926《支那庭园论》《支那宫苑园林史考》(日.冈大路)1934日本内阁书库明版计成的〈园冶〉及日本学者对中国造园史研究探讨 中国造园史研究的情况(2)中国学者的研究:童寯(1900-1983)《江南园林志》.建工1963/《造园史纲》.建工1983;刘敦桢(1897-1968): 《苏州古典园林》.建工1979;陈植(1898-1993):〈中国造园家考〉.1936/〈清初李笠翁氏之造园学说〉.1945/《园冶注释》.建工1981/ 《长物志校释》.江苏科技1984/《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安徽科技1983;陈从周: 《苏州园林》.同济1956 /《园林谈丛》.上海文化1980/《说园》.同济1982/《扬州园林》.上海科技1983/《书带集》.花城1982;中国造园史研究的情况(3)曹汛:《园冶注释》疑义举析. 建筑历史与理论(3;4) 1984)/〈略谈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建筑历史与理论 (1)1981;刘策: 《中国古代苑囿》.宁夏人民1979/《中国古典名园》.上海文化1984;杨鸿勋: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结构原理》.建筑历史与理论(2)1982/《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上海人卫1994;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1990/余树勋:《中国古代的苑囿》.农业1980。第一章 商、周时代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第二节 先秦的宫室建筑及造园发展商、周时代(奴隶社会年表)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 一、中国园林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二、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与内容三、结论一、中国园林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原始社会代表性的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商)的生产技术商殷遗址总结小结文字产生,铁器的出现;奴隶经济日益发展:(夏)彩饰,(金)铜器.玉器,(商)首饰(周)祭器.木器商的国家机构已形成——朝代;殷农业畜业发达,都城的出现商纣文王狩猎诗经.大雅“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王在灵囿,濯鹿攸伏”诗经.大雅“国之有台,所以望氛寝,察灾祥,时观游,节劳佚”二、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中国园林的最初内容三、结论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当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畋猎成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园林的最初形式的囿,其主要内容是畋猎和游乐。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第二节 先秦的宫室建筑及造园发展一、社会背景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三、总结一、社会历史背景奴隶制鼎盛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各阶级阶层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思想家涌现文学艺术、诗集散文的大量出现建筑的进步一发展城市已完整而初具规模城市已完整而初具规模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城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