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地质学-冰川地质作用概要1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 搬运特点: ① 机械搬运; ② 搬运力巨大; ③ 搬运过程不损失能量; ④ 无分选; ⑤ 无磨圆。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坠落冰面的岩块一并冻结在冰体中向前搬运,称为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搬运方式:载运和推运 搬运物在冰体中部位冠名不同: 分布在冰川表面的称为表碛;分布在冰体内部的,称为内碛;分布在冰体底部的,称为底碛;分布在冰体两侧的,称为侧碛。如果两条冰川汇合,相邻两个侧碛就合而为一,夹于冰川中部,称为中碛。 二、冰川的沉积作用与冰碛物 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由冰川形成的沉积物统称为冰碛物。松散的冰碛物堆积层,称为冰碛层。已固结的冰碛物,称为冰碛岩。 ① 均为碎屑物。碎屑矿物中可见容易风化的铁镁质矿物。 ② 冰碛物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泥包砾”的现象。 ③ 冰川中的碎屑颗粒彼此不相磨擦、碰撞,故冰碛物磨圆度极差。 ④ 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 ⑤ 冰碛物表面常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还可出现凹坑和裂隙。具冰川擦痕的砾石称为条痕石。 ⑥ 扫描电镜可见冰碛物中的石英砂粒形状不规则,棱角尖锐,表面据偶蝶形洼坑,坑内有贝壳状断口及平行阶坎。 ⑦ 冰碛物内部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孢子花粉。 冰碛物的特征 三、冰碛地貌 (1)冰碛丘陵:冰川退却、冰体融化,冰碛物均沉落于底碛之上所形成的波状起伏丘陵。 (2)侧碛堤:山谷冰川的两侧在冰川退缩时,由侧碛构成的顺谷地延伸的条状岗地。 (3)终碛堤或终碛垅:当气候条件稳定时,冰川将冰运物源源不断输送到冰前堆积,形成弧形的垅岗,称为终碛堤或终碛垅。 (4)鼓丘:冰川在后退过程中,其冰床上形成一层厚度不等的底碛,在底碛常呈平滑的圆状隆起,我们称为鼓丘。 鼓丘通常成群出现,外表卵形,主要由冰碛所组成。 鼓丘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冰水:冰川分布区冰雪融化水。由冰水搬运和堆积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冰碛物),称为冰水沉积物。 一、 冰水扇 冰水地貌 终碛堤外呈扇形分布的冰水沉积体。一系列冰水扇相连可构成冰水平原。 二、 纹泥 冰水注入湖泊而形成的的纹层状沉积。由浅色细砂、粉砂层与深色细粉砂、黏土层交互而成,层理细薄。每个年层分两部分:下部为以沙土为主的夏季浅色部分,上部为以黏土为主的冬季暗色部分。 纹泥可以帮助确定冰盖撤退期间事件发生的时代。 二、 蛇形丘 冰川下部的冰融隧道中的流水沉积体。特点:狭长曲折的高地,由砾石、粗砂构成,有一定分选性和交错层理。 第六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一、冰川作用 1、全球冰期 地球历史中气候的冷暖变化频繁:寒冷时期,冰川大规模发生,冰雪覆盖面积迅速扩大,称为冰川作用,对应的时期称为冰期;气候温暖时期,冰川消融,面积缩小,称为间冰期。 地史上大规模冰期主要有: ①新元古代的成冰纪(前寒武纪) ②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 ③第四纪。 ③ 2、第四纪冰期研究现状 最早第四纪冰期划分: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根据研究第四纪冰川作用频繁,共有20次。近80万年来,每10万年有一次冰期和间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在国际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山为标准,根据对阿尔卑斯山第四纪的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 二、冰川作用的影响 1、地壳均衡调整 2、海平面变化 3、水系和水文条件改变 4、生物变迁 三、冰川作用的原因 天文说 (1) 太阳辐射能变化说 :太阳是个变光的恒星; (2) 地日距离变化说(米兰柯维奇律):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和地球公转的轨道偏心率的周期性变化造成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2、大气成分变化说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的作用:含量少时为冰期。火山作用:火山灰遮挡太阳辐射能。 3、洋流变化 4、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导致大陆位置的变化,陆地发生大规模升降,形成全球规模的山链,引起大洋的多次开合。致使全球气温显著降低,造成南极大陆四面环洋,水汽补充充分,提供大量降雪。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 第三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第六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大约十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被冰川覆盖。冰川的地质作用是改变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区表面形貌的主要作用。对气候和海平面升降影响很大。 冰川:是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由雪源地向外缓慢移动着的冰体。 南极冰川 1、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雪线以上:积累量大于消融量; 雪线以下:积累量小于消融量; 雪线高度H的影响因素 (1)气温:与H成正比。赤道区H最大。 (2)降雪量:与H成反比。H最大值地带是南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