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让座文化兴盛重新思索博爱座的「美意」.PDFVIP

台湾让座文化兴盛重新思索博爱座的「美意」.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让座文化兴盛重新思索博爱座的「美意」

台灣讓座文化興盛 重新思索博愛座的「美意」 【記者成允華、簡子甯、李蕙君、陳逸文、吳浩宇、張傳博、廖子棠/綜合報導】 隨著博愛座相關的宣導與傳播,「讓座文化」漸漸在台灣形成,讓座從美德轉變成義 務;近年來,不少新聞探討著社會的「讓座現象」,「阿姨嗆年輕人怎坐博愛座」、「霸 佔博愛座?隱形需求難看見」…等爭議新聞也越來越多。對此,本專題訪問了不同 年齡、不同國家的民眾以及公車司機,試著了解社會大眾對讓座現象的不同觀點。 博愛座越來越普遍 「讓座文化」在台灣形成 「博愛座」的概念主要來自北歐 ,是為孕婦 、病者、負傷者、老人和殘障人士 所設的優先座位,在台灣並沒有硬性規定,而是鼓勵發自內心讓座。對於台灣的讓 座現象 ,《青少年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讓座之意願調查》論文指出,百分之五十九的年 輕人認為讓座是應該的。 63 歲的林先生說,「現在的年輕人很不錯,我沒有遇過不讓座的。」80 歲的黃 奶奶也提到,現在都會聽到公車司機廣播,請乘客讓座給老人家。常搭乘捷運的黃 小姐說,若看到博愛座是空的自己也不會使用,而她認為,民眾讓座的原因會受到 自己的價值觀及他人的眼光影響;29 歲的黃先生也表示,從小就被教育必須讓座, 久而久之,即便博愛座空著,也會選擇站著不使用。 對於讓座爭議 公車守護神的看法 對於近年來的讓座趨勢,資歷 12 年欣欣客運 630 路線的王姓司機表示 :「近幾 年較多乘客願意讓座,可能是因為媒體常播報讓座爭議的新聞,也可能是各車司機 開始對車內乘客呼籲讓座。」 然而,儘管呼籲讓座,仍免不了讓座爭議。王姓司機對此表示無奈,公車的座 位有限,在尖峰時刻,往往無法讓所有人入座,博愛座也非強迫讓座性質,司機在 注意車況之餘,只能呼籲讓座,沒辦法強制分配座位。他說,若有爭議,司機只能 站在調停者的位置,盡量排解紛爭,但通常無法達到太大的成效。 據王姓司機觀察,學生族群較會主動讓座,其中又以穿著制服的國、高中生比 例較高。王姓司機苦笑著說:「可能是身穿制服,害怕不讓座會被拍照上傳網路,導 致網友撻伐,他們起身讓座的速度總是特別快。」另外,他也反映近年來的觀察:「因 為不讓座而產生的負面新聞太多,尖峰時段,就算博愛座是空的,也不會有人去坐。」 王姓司機呼籲,站立人數過多時,乘車品質與安全保障相對低落。他認為乘客 能有位子就坐,不僅保障其他乘客的安全,也能使他在駕駛時更安心,他補充 :「當 公車內人潮眾多,若博愛座空下不妨去使用,有需要的人出現時,再讓出座位即可。」 欣欣客運王姓司機。圖/陳逸文攝 當讓座變成義務 誰來看見隱形的需求? 提到博愛座常常是空著,年輕人不敢去坐的狀況,31 歲的陳先生認為沒有必要, 他說,遇到有需要的人再起身讓座即可,博愛座並不是「老幼婦孺專用座」;24 歲的 戴小姐也提醒:「有些人也需要博愛座,但你看不出來。」 不同於「年輕人不佔博愛座」的價值觀,現在越來越多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以 前讓座的判斷標準多在於顯性的外在評估,如今隱性的需求也逐漸受到重視。媒體 人顏詩麗在獨立評論網中對於台灣「讓座正義」的現象即感到驚訝,她形容:「年輕 人工作疲憊坐在非博愛座上滑手機,而被斥責;有的則是全身登山裝備的長者,用 登山杖把非博愛座上睡著的上班族戳醒。」她提到,善行若淪為義務,人與人之間 的關懷、體諒便成了機械式的責任,失去美意也失去自我省察的功能。 無人使用的博愛座 圖/成允華攝 讓座文化 日韓美三國比一比 在臺灣,讓座已成為國民素質表現的具體方式,然而與台灣相近的日本與韓國, 其讓座文化又是如何呢?在台大當交換生的吉田同學表示:「日本雖然也設有『優先 席』,但在搭乘電車時,若讓座給孕婦,孕婦通常不太願意坐下。」日本人的觀念認 為孕婦在懷孕期間不應麻煩他人,其他如高齡者、行動不便等有需求的人通常也抱 有一樣的觀念,他說 :「所以在日本很少人會讓坐,即使有,通常都會假裝下車或走 到其它車廂,需要的人自然會坐下。」 而在韓國,公車與捷運亦設有博愛座。來臺灣將近四年的交換生崔同學表示:「韓 國讓座文化相當盛行,多數人看到有需求的人都會起身讓座,與臺灣的情形很類似。 不一樣的是,韓國設有『長者席』,就算車廂裡擠滿人,長者席也會空下,所以在韓 國遇到老人卻不讓座,很有可能會被旁人訓斥。」非常認同臺灣的讓座文化的她, 除非身體極為不適,否則遇到有需求的人,她都會主動讓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