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在生活环境中, 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化学物质浓度的限量标准。接触人群中最敏感的个体即刻暴露或终生接触该水平的化学物质,不会对其本人或后代产生有害影响。 在劳动环境中, 指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点的空气中某种化学物质不可超越的浓度。在此浓度下,工人长期从事生产劳动,不致引起任何急性或慢性的职业危害。 由于接触的具体条件及人群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化学物质,它在生产或生活环境中的MAC也不相同。 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TLV) 是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委员会 (ACGIH) 推荐的生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为绝大多数工人每天反复接触不致引起损害作用的浓度。 由于个体敏感性的差异,在此浓度下不排除少数工人出现不适、既往疾病恶化、甚至罹患职业病。 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RfD) 指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是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首先提出,用于非致癌物质的危险度评价。 人群(包括敏感亚群)在终生接触该剂量水平化学物质的条件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低至不能检出的程度。 在制定安全限值时,毒理学资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毒性参数是LOAEL和NOAEL。 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一般是将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或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AEL)缩小一定的倍数来确定的。 这个缩小的倍数称为安全系数(SF)或不确定系数(UF)。 在选择SF或UF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等级、蓄积能力、挥发性、测定LOAEL或NOAEL采用的观察指标、慢性中毒的后果、种属与个体差异大小、中毒机制与代谢过程是否明了等。 需要说明的是,经验在SF或UF的选择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故最后确定的数值大小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不确定系数和安全系数(UF and SF) 100倍不确定系数和安全系数的构成(Renwick,1993) 不确定系数100倍 物种间差异10倍 个体间差异10倍 毒效学 100.4 (2.5) 毒动学 100.6 (4.0) 毒效学 100.5 (3.2) 毒动学 100.5 (3.2) 对毒效应无可确定的阈值的化学物,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危险。 因此,对于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就不能利用安全限值的概念,只能引入实际安全剂量(virtual safety dose,VSD)的概念。 化学致癌物的VSD是指低于此剂量能以99%可信限的水平使超额癌症发生率低于10-6,即100万人中癌症超额发生低于1人。 各种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的剂量轴 谢 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危险度评价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危害性认定、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 * 这些资料一般可以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获得或由生产厂家提供,但有时需要经实验室检测确定。定量构效关系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的研究对于获取新化学物质的上述资料常具有重要意义。 * 不像毒理学动物实验结果那样存在种属间外推的问题,故不确定因素较少,易于确定因果关系,在危害性认定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接触者的主观感受以及精神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资料,在动物实验中无法得到,显得尤为重要。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也有不足之处,如很难找到化学物质污染水平稳定,而且含有几个不同污染水平的现场;环境中往往是多种有害因素同时存在,不易控制;对于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找不到接触人群而无法调查等. * * * 一. 剂量(dose)-机体暴露的毒物数量 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其概念较为广泛,可包括以下几种: 给予剂量(administered dose):又称潜在剂量(potential dose),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applied dose):指直接与机体的生物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指已被吸收进入体内的量。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