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下册1—5板块备课材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版五年下册1—5板块备课材料

五年下册备课1——5板块 第一板块:汉语家园 板块重点 本板块以“对联”为主题,共选三篇文章:《对子歌》(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名人作对故事)、《茶酒联趣》(对联趣事)向我们展示 了对联这一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及其语言魅力。对:“对联”的了解是本版块的教学重点。.即初步了解什么是对联及它的语言特点(对联运用的是“对偶”修辞方法,不要说成“对仗”;向学生介绍对联知识,参考书第8页),能喜欢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表达形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主动地收集积累对联,并产生热爱之情。 板块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能准确认读10个生字。 2.按节奏朗读“对子”, 注意停顿、延长和语调,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教学生用“/”画出诵读的节奏)背诵课文(《对子歌》、另两篇课文中涉及的对联),背诵积累中的对联。 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联及它的语言特点,(红色部分要强调)能喜欢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表达形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主动地收集积累对联,并产生热爱之情。 (板块教学重点) 4.掌握课后思考练习题及小资料袋中的内容。 (需要背诵,包括本册中所有的小资料部分) 5. 尝试自己编对联,学以致用,从中体会对联的妙趣。 1——1对子歌 一、课文重点 1、本课生字不多但都比较难写,重点强调的是“蓑”字,音suō。,“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朗读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要按节奏朗读“对子”。 注意停顿、延长和语调,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对子歌的特点可作简明的介绍。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用幻灯片出示,让老师交给学生画节奏的方法,注意“/”的方向,同时也是单元考试的考点。) 三、读写训练 结合书后习题可以把拓展与运用的两道题作为读写训练内容。 第一题的这副对联是叠字联,全用叠音写成,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不同的语音、不同的断句和不同的读法所表达的情趣也各不相同,首先要让学生认真地读,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出节奏,然后再读一读体会不同的断句产生的意境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读法。对联可以这样断句答案仅供参考 ——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倒读: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晚霞明似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注重四字词语,“湖光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第一、二声(阴平、阳平)归为平声,第三、四声(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仄起平收。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平仄只要相对就行上下联各词语,词性要一致,可为近义,可为反义平仄相对每联最后一个字平仄要相对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金龙贺喜出东海玉兔辞岁回月宫万水千山凭虎跃五湖四海任龙腾 第二板块:古诗四首 板块重点: 本单元选取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滁州西涧》、《游园不值》、《泊船瓜洲》四首古诗。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别诗的精品;《滁州西涧》这是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游园不值》情景交融,被千古传诵;《泊船瓜洲》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 板块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9个字。这些字中,“蜀”“阙”“宦”“滁”等较为生僻,注意记忆,注意生字“滁、涧”的读音。诗中几个多音字:“间、数、重、还”,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准字音。会写的字“隔”, 书写注意提示右下部分里边只有一个横。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搜集每位诗人的相关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4.借助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书下的注释必须会背),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感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学习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美的熏陶。(板块教学难点) 5.背诵6首古诗(包括积累中的2首),拓展送别诗(拓展中提到的要会默写)、描写江南风光的诗、描写春天的诗(力求落到笔头检测)。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课文重点 1、本课的生字不多但都较为生僻,“蜀”“阙”“宦”注意记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