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0年度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11月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第一节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
第二节发展绿色低碳能源
第三节增加森林碳汇
第四节开展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第二章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第一节适应气候变化的原则
第二节农业领域
第三节水资源领域
第四节海洋领域
第五节卫生健康领域
第六节气象领域
第三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第一节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法制保障能力
第二节健全管理和工作机制
第三节加强统计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
第四节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第四章公众意识和行动
第一节政府积极引导
第二节非政府组织在行动
第三节媒体、公众广泛参与
第五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第一节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第二节编制和实施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第三节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
第四节地方低碳发展的实践
第六章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第一节 电力行业
第二节钢铁行业
第三节石化行业
第四节建材行业
第五节有色金属行业
第六节建筑领域
第七节交通领域
第七章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第一节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谈判
第二节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原则立场
第三节关于坎昆会议
第八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第二节广泛开展与各国的务实合作
第三节拓展与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
第四节继续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和机制改革
结束语
前 言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合
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禀赋
不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2009年末,全国人
口达到13.35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3700美元,位居世界
第99位。按中国政府现行扶贫标准,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发
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相当艰巨。
中国也是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2009年和2010年,
中国受到了严重的气候灾害侵袭。2009年遭受了夏季高温和冬
季多年不遇低温的袭击;2009-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
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2010年入汛后华南、
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北方和西部地区连遭10轮暴雨袭
击;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
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偏重,并引发其它严重的自然灾
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应对气候变化,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建立了领导
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
方案,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
9年,中国政府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
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并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
重承诺,也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贡献。
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并举,大力开发绿
色低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启动了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
点工作,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
极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水资源、海洋、卫生健康、气象等领
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工建设了一批流域性防洪重点工程,加强海
洋气候观测预警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将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pdf
- 中国低碳建筑情景和政策路线图研究 - energy foundation china.pdf
- 中国低碳建筑情景分析 - ipac.pdf
- 中国侵权法的普通法色彩和公法面向 - 中国民商法律网.pdf
- 中国儒学的责任伦理资源.ppt
- 中国公民教育演进评析.doc
-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ict) 发展报告 - chinese embassy.ppt
- 中国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 - centre for remanufacturing and reuse.pdf
-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演化博弈分析 - 中国农学通报.pdf
-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及co 2 排放情景分析 - ingenta connec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