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赏年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四方赏年俗.doc

走四方赏年俗   北京:春节庙会      北京地区流传的许多春节前后的风俗大部分是根据节令的顺序而延续下来的。有这样一首民间歌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呖呖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流传已久,形象地描绘了北京腊月(即阴历十二月)里忙碌的景象。北京地区过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可以说,“腊八”是春节的序曲。   除一般年俗外,逛庙会是北京欢度春节的一大习俗。北京的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离不开“庙”字;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商机,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地又成为定期的活动,所以叫“会”。春节期间,北京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东岳庙、白云观、龙潭、地坛、大观园、朝阳公园等地举办的庙会都很有名气,极富年味。   春节的庙会上,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的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是最吸引人的。秧歌、高跷、旱船、舞狮,一队接一队走过你面前;玩钢叉、弄虎棍、打锣鼓的,一圈一圈展览似的让你欣赏。更有舞“中幡”者,将一面缎质红旗系在7米长、碗口粗的竹竿上,一会儿用手、一会儿用臂、一会儿用嘴、一会儿用额,抛起又接住,十分惊险。除看之外,你也可以涂脂抹粉,穿上中国古装,加入到狂欢的行列,向游人表演你的绝活。北京春节庙会上不仅展现中国民间特色,而且也融入现代元素,活泼可爱的福娃现身于庙会更给“欢乐的海洋”增色不少。赶庙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感受返璞归真的纯朴气息,那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春节庙会            东北:秧歌大拜年      东北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东北秧歌的音乐非常热闹,具有泼辣、风趣而又花哨的特点,很具民间特色。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热、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很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是人们在春节期间喜闻乐见的载歌载舞的群体拜年活动,秧歌大拜年的习俗在东北由来已久。东北秧歌表演内容丰富,跑旱船、老汉推车、担花篮、扇子舞、形象逼真的孙悟空、东北老太太叼起大烟袋,在锣鼓、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尽情地舞蹈。漂亮的大花扇、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让人感到浓浓的年味。东北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官帽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中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八仙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等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表演的,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苏北:贴挂廊      苏北民间素来有“贴挂廊,过新年”的说法,挂廊是苏北特有的习俗,在一张红纸上单凭剪刀和锥子来雕刻各种图案,有财神等众神仙,也有花鸟图案等。当地人认为,把挂廊贴在门楣上可以驱邪避鬼,新一年招财进宝。春节快到的时候,很多苏北人就会在农闲时,自己雕挂廊,如果恰逢天气晴好,一些村民就把一整套工具摆在自家院子,一边聊天一边做,整个院子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挂廊是精雕细琢的慢活,讲究颇多,工具也不少,光锥子就长短不一有好多种。据苏北灌云县的村民介绍说,尽管现在超市有各种各样现成的新年装饰品,但是当地人很多还是只看好手写的对联和这种手工制作的挂廊,并且以贴挂廊的形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广州:迎春花市      广州又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不仅广州各地的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而且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花农、花卉科研机构、花木公司也在花市展现培植的成果。此外,花市上还开展艺术文化、工艺精品、特色小吃和“花王”评比等一系列活动。花市上,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