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与重,笑与泪.doc
轻与重,笑与泪
摘要:俄罗斯这个矛盾的民族孕育了大批作家与大量的文学作品,其风格迥异于其他民族。本文就将从个人视野对俄罗斯文学予以观照,从对俄罗斯的印象入手,领略俄罗斯文学。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果戈理《死魂灵》为例,简要赏析俄罗斯民族与文学的轻与重,笑与泪,以及其中所呈现出那种强烈的道德感和深刻的思辨性。
关键字:俄罗斯文学;印象;轻重;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55-02
一、俄罗斯印象
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别了,莫斯科》,剧情早已不记得,惟一还有些印象的,是莫斯科的冰天雪地。因此,提起俄罗斯,我只能很俗套地想起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冰雪覆盖的伏尔加河,屹立在风雪中或阳光下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街头会有拉着手风琴的流浪歌手,吟唱着故乡那个叫喀秋莎的姑娘;狭窄昏暗的小酒吧里弥漫着辛辣刺鼻的伏特加的味道,一群高大的俄罗斯男人围坐一堆谈论着国家,战争和女人;阳光明媚的郊外小路上会有轻便折蓬马车驶过,车里几个盛装的贵妇人笑声飘向远方……
想象就是这样的轻盈,它可以插上翅膀,飞到那片遥远广袤的土地。
记得有谁说过,俄罗斯是一个矛盾的民族。当时我听了之后很不解,仔细想想,似乎又若有所悟。比如地理位置,她有四分之三的国土位于亚洲,长期被蒙古统治,却是个典型的欧洲国家。而在英法德的天下,她永远无法扮演一个听话的伙伴的角色。她是粗犷豪放的,印象里俄罗斯人强壮彪悍,暴烈好斗,在奥运会摔跤项目上是永恒的霸主;她也是细腻温柔的,俄罗斯人的文字和音乐里总有绵长的乡愁和爱恋,以优雅的芭蕾闻名遐迩,花样游泳、艺术体操项目的金牌从未旁落。她是快乐奔放的,就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唱的那样:“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她也是沉郁悲伤的,《三套车》的旋律里有说不尽的凄凉:“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她是保守压抑的,在西方高喊着“不自由,勿宁死”的时代,她还在被封建农奴制紧紧束缚;她也是激进热烈的,一次次的起义和革命下终于诞生了地球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之,很难用一个词概括出她的风姿。
二、初涉俄罗斯文学
这样的国度孕育出的文学必定是丰富的,多面的,只是我阅读过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实在不多,甚至没有细细读过那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说,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家后我半信半疑地问了父亲是否读过,本以为酷爱武侠的父亲肯定没有读过《钢铁》,但父亲立即告诉我他上中学时就读过,说着便向我描述保尔与冬妮娅第一次见面,第二次见面……我又继续问他是否把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抄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他很惊奇地说你怎么知道。刹那间我确实感受到了《钢铁》以及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
也许是对中学时代枯燥的政治课有后怕,提起俄罗斯文学我马上就联想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之类的政治说教,我总觉得俄罗斯文学肯定是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或者也是出于一种隐隐的叛逆情绪,我没有阅读什么俄罗斯文学作品。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契柯夫的《凡卡》,算是我最早读过的作品了。这个悲伤的故事无疑使俄罗斯文学在我心中留下了“沉重”这一印象。进入大学后阅读面宽了,但对俄罗斯文学,觉得它要说浪漫诗意,不如法国文学,比如杜拉斯的《情人》;要说唯美忧伤,不如日本文学,比如川端的《雪国》;要说叛逆不羁,不如美国文学,比如“垮掉的一代”惊世骇俗的《嚎叫》;要说奇幻诡异,不如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因此也就将它一直冷落着。
后来学外国文学,老师在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讲义用的标题是“癫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讲他如何在即将被处死的时候得到赦免,讲他如何沉迷于疯狂的赌博,讲他如何在癫痫发作的时候寻找写作的灵感。当时觉得这个人的一生太不简单了,就兴冲冲去图书馆借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两本,咬着牙看完了。前一段时间看完了果戈里的《死魂灵》。这两部就算是我有深刻印象的、从头到尾看下来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或许,还有一两首普希金或者叶赛宁的诗吧。
三、游走在轻与重之间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题,据说最早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如果让眼前的这个孩子死,就能挽救全世界的人,你杀,还是不杀?且不说这个问题存在的合理性,这确实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生,对世界思索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总是沉重又压抑,读起来不能让人快乐,不像果戈里的《死魂灵》,可以让人在他绝妙的比喻里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