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鼎盛追忆母亲红线女:爱与痛都永存心底.docVIP

马鼎盛追忆母亲红线女:爱与痛都永存心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鼎盛追忆母亲红线女:爱与痛都永存心底.doc

马鼎盛追忆母亲红线女:爱与痛都永存心底   2014年12月8日这天,凤凰卫视主播、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心情复杂、悲戚。一年前,他的母亲,粤剧一代宗师、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女与世长辞。做名人难,做名人的后代也不容易,要承受荣光,更要承受压力与世俗的非议。   写信给母亲:“妈妈,请你不要结婚。”   我从不隐瞒,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并不怎么“待见”我的亲生父母。   我的生父马师曾,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粤剧泰斗”、“一代伶王”;我的母亲红线女(本名邝健廉)以粤剧传统花旦唱腔为基础,吸收京剧、昆剧、话剧、歌剧、西洋歌唱及电影等技巧,创造出龙头凤尾、跌宕起伏、音域宽广、清脆秀丽、刚柔相济的唱腔风格,被誉为“南国红豆”、红派艺术创始人   父母因粤剧结缘,但粤剧并没有将他们在生活上长久地紧紧拴在一起。父亲比母亲人20多岁,年龄的差距让他们在生活细节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香港跑马地黄泥甬道,这是我的出生地,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就没在家吃过饭。父母分居多时,离婚提上了议事日是程。祖母很强势,告诉我母亲:“马家的男孩子留下,女儿你可以带走。”于是我和哥哥马鼎昌被“划归”父亲,两个姐姐跟随母亲。   让外人尢比羡慕的粤剧之家就这样分崩离析。让人欣慰的是,虽然分开了,但父母并没有成为仇人,对粤剧的痴爱依旧让他们一起交流、演出。我8岁那年,母亲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将我送到北京我五姨家。那时母亲已是国家特级演员,待遇不低,但她对我却近乎苛刻。   我对父母心生隔阂,是从他们开始谋划各自的再婚生活开始。假期从北京回到广州,父亲带我去吃西餐,一同去的还有一个30多岁的姓王的女人。饭后回到家,父亲告诉我,他要和王同志结婚“我不同意!”潜意识里对后娘这个角色的反感,让我直接顶撞父亲。   但我的反对并没有改变父亲的决定,回到北京后,我很快得知父亲与王同志结婚的消息。雪上加霜的是,不久我得到消息,说母亲也要再婚了。北京到广州山高路远,我不可能立马赶回广州,于是三更半夜修书一封,先是向母亲汇报了自已在北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最后写上一行人字重重地强调:“妈妈,请你不要结婚!”   半个月后我收到了母亲的同信,这封信与以往任何封写给我的信没有两样,叮嘱我在北京要好好学习,我想要的答案母亲只字未提。   心,依旧在半空中悬着。再次回到广州的时候,我成了小警察,寸步不离地“监督”着母亲,家坐米的每个客人,无论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只要是男人,我都觉得可疑:妈妈会不会和这个人结婚?这个男人会不会成为我的继父?   或许是我的努力起到了作用,此后很长时间里,我没有听到母亲要结婚的消息。在与母亲拉锯战的同时,我还进行着另一场战争,对手便是我的继母。王同志在与我父亲结婚没多久,我哥便搬到我妈那儿去住了,这让我愈发对她有成见。王同忐与我父亲在一起四年,四年里我与她没说上四句话。四年后我父亲因咽喉癌去世,遗体告别会上来了不少领导和社会名流,工作人员安排我和王同志作为家属站在一起,15岁的我死活不肯,两个大人来拉我都没有拉动。母亲太高了,高到我无法企及   母亲的再婚,已是10年之后的事。那时我25岁,已回到广东,在粤北山区一家机械厂当工人。   母亲这次嫁的男人是名作家。与第段婚姻样,母亲的这段婚姻也只维持了10年,所不同的是,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是因病离开她的。继父患肝癌晚期的日子里,我母亲每天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继父去世那天,母亲推着他的遗体从病房走到太平间,60岁的她腰板硬朗、步履稳健,脸上没有一滴眼泪。   或许只有我知道母亲的苦楚。她有多伤悲,我内心就有多懊悔。因为我的阻止,母亲在与我父亲分开后整整独居了20年,20年后好不容易拥有了婚划,这个人却过早地撒手人寰!   40岁时,我举家迁往香港。我们家三口租住在一间没有厕所的唐楼板间房,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为了生计,我打好几分工,在几家报社做编辑、记者,还在电台做兼职主持人。   我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期,母亲却在艺术上再攀高峰。她不断创新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样式,演出了现代剧《白燕迎春》、《西关女人》,历史剧《昭君公主》等,并将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同时搬上舞台,在70岁高龄之时,将四位妙龄少女的艺术形象演绎得迥然有别、惟妙惟肖。   母亲心里一直都惦记着我。那天母亲事先没有通知,突然出现在我家,面对小小的房间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她很久没有说话。我内心惶恐,我知道母亲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临走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孩子,中国有句古话:安居才能乐业。”   我知道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这时我来香港已有几个年头,购房置业的想法提上日程。我拿出全部积蓄,又想办法借了一些,凑齐首付款购买了新鸿基的一套总价120多万港币的楼房,虽然只有30多平方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