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与晚明园林营造中的环境意识.pdfVIP

《长物志》与晚明园林营造中的环境意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夺和略战,警刊 田国古代1111 窦雪奥丽究 *物志〉与晚明园林营造中的环境意识 。聂春华 [摘 要]文震亨的《长物志》是晚明一部重要的园林论著,最能代表当时文人精英对于园林营造的认识, 因此《长物志》中体现的环绕意识在晚明颇具代表性。 《长物志》对于园林立居生活的重视表明,园林生活应该 追求人与环境之间的宜与适,这已是晚明文人环境意识中的一种共识。 《长物志》中雅、俗对立的营造思 维,体现了作为文化象征的园林环绕,是文人藉此展示自身审美裁决力的空间,它不仅能够展示园林主人的 个性才惰,而且能够通过英文化实践维系文人间的身份认同。 《长物志)如画的造园观表明,晚明传统拟象 造园风格向画意造园风格的过渡,体现了真实的部分自然山水取代以缩微模拟为主的假山水,成为园林营造 的首要原则;同时也体现了晚明造因家在园林营造过程中面对自然和艺术的矛盾时的艰难选择。 [关键词)(长物志沁园林营造;环绕意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绕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 (13CZX08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子课题明代环境美学研究(13但0072) 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专项课题当代环绕美学的历史图景与实践价值研究(2015ARF23)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爱春华,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广东广州 510303) 。 晚明(这里大致涵盖 16 世纪下半叶至 17 世纪 归,于东郊水边林下,经营竹篱茅舍,未就而卒,今 即其地为新肝矣。 ①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学识教养 上半叶)是中国园林营造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 仅诞生了王世贞的舜山园、徐泰时的东园(即 和丰富的园林品鉴经验,使文震亨跟作为专业叠山 今之留园的前身)、潘允端的豫园等著名的私 师的计成不同。 后者更近于匠,而前者则代表当时 家园林,而且还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园林理论著 文人精英的儒雅趣味。 因此《长物志》跋自盖贵介 述,其中又以计成的《园冶》和文震亨的《长物志》最 风流,雅人深致,均于此见也。 ③故《长物志》不仅是 文震亨其人清雅超拔的审美趣味的体现,也特能代 为著名。 文震亨,字启美,为明中期著名书画家文征 明之曾孙,其兄文震孟为天启二年状元,可谓书香 表晚明文人精英对于人居环境的要求和品鉴,是理 世家。 文震亨崇祯中官武英殿中书舍人,以善琴供 解此一时期环境意识的重要文献。 奉。 文震亨雅好林泉,有丰富的园林品鉴经验,明末 清初顾苓在《塔影园集》中说公长身玉立,善自标 一、随方制象,各有所宣 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焚香。 所居‘香草培,水 与纯欣赏性的园林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往往还 木清华,房拢窃毙,阑闺中称名胜地。 曾于西郊购碧 承载着居住的功能,养亲、修身、集会、农耕等功能 浪园,南都置水嬉堂,皆位置清洁,人在画图。 致仕 和游观之乐融合在一起,这在文人为自身营建的私 ①文:t 亨芳、陈技校注: (长物志校t主),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年,第 426 页。 ③文:t 亨芳、陈技校注: (长物志校泣),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年,第 423 页。 44 《长物志》 与 晚明园林营造中的环境意识 家园林上尤为显著 。 因此 ,园林游观之乐的获致首 的空间 和时 间 的特定条件决定 的 ,其遵循 的原则是 先 ,要 以 其 中 是 否 适 宜 居 住 为 前 提 , “宜 居 ”便 成 使各种要素 “各有所宜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