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余凌-浙江省化学会
勿以题“小”而不为之
——重读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第7题
摘要:浙江理综第7题,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低,但细细品味却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新知识与新技术。作为最具权威的高考试题,它是一种导向,它是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的体现,那么它对我们的教学又有怎样的启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解析相关化学新技术,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教学启示。
关键词:化学技术 教学启示
一、原题
2014年浙江理综卷第7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二、赏析
粗看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卷第7题,延续了浙江卷近年的化学出题风格,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低,一般学生容易判断选出正确答案D。细读却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新知识与新技术,如光催化还原水、光学检测技术,对学生而言似乎又很陌生。那么何为光催化分解水技术,何为光学检测技术,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
所谓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光辐射在半导体上,当辐射的能量大于或相当于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时,半导体内电子受激发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而空穴则留在价带,使电子和空穴发生分离,然后分别在半导体的不同位置将水还原成氢气或者将水氧化成氧气。以TiO2半导体为例[2],当受到等于或大于其禁带宽度(3.2eV)的光照射时,
迁移至表面的自由电子使半导体表面的氢离
子被还原产生氢气(C过程,如图1),光生
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夺取半导体表面吸
附的有机物或水中的电子,使原本不吸收光
而无法被光子直接氧化的物质,通过光催化
剂被活化氧化(D过程)。同时迁移到半导体
体内和表面的光致电子—空穴又会再结合以热或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A和B过程)。
光催化分解水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东京大学Fujishima A和Honda K两位教授首次报告发现TiO2单晶电极光催化分解水从而产生氢气这一现象,从而揭示了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的可能性,开辟了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研究道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尚比较低,特别是在循环体系中,没有电子给体时,即便使用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氢的效率也不高;且大多催化剂仅在紫外光区稳定有效,能够在可见光区使用的光催化剂不但催化活性低,还存在光腐蚀现象,需使用牺牲剂进行抑制,能量转化效率低,这些阻碍了光解水的实际应用。
光学检测技术指的是利用物质所具有的各种光学性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技术。包括:旋光检测、析光检测、荧光检测、分光光度检测、散射光谱检测等。目前生化领域常用:分光光度检测、旋光检测、荧光检测。其中分光光度检测常用仪器有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等。其中原子吸收光谱常用于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红外光谱常用于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3],紫外吸收光谱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如可用于测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此题中涉及的两项技术的主要原理在我们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中都没有相应的文本,似乎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要求,实则却在情理之中,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此题正是对时代性最好的诠释,真实的反映了现代化学研究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高考题是一种导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的体现。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在确保基础性、选择性的前提之下,应该如何体现时代性,如何让最新技术成果走近我们的化学课堂,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1.化学教学观念时代化
在当代社会中,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对于公众的生活而言,真正产生直接影响的,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技术[5]。因而,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学中善于在化学教材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适当拓展,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化学教学装备现代化
高中化学教材具有基础性,主要涉及近代化学关注的物质的组成、结构和转化关系3个基本问题,这决定了高中化学及其装备必然有很强的近代色彩,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完全现代化的。但我们教师的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组长:肖汇三组员:刘泰辰、刘陶定、叶世鹏、吉训瑞、王孔浩.DOC
- 线路板(PCB)级的电磁兼容设计收藏 1.引言 印制线路板(PCB)是电子 .DOC
- 绍兴科技馆类人机器人产品及展示服务供货项目征求意见.DOC
- 细胞周期限制点.PPT
- 经典轨道理论模拟氢原子、氢分子离子和超快激光脉冲作用过程.PDF
- 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PPT
- 经济因素.PPT
- 细胞计数与活力分析中的好帮手-生物通.PDF
- 经济学供给需求弹性消费者剩余比较优势机会成本无谓损失.PPT
- 经济学报第3卷第1辑.PDF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