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格心理学课堂2011120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李慧玲 学号:2010020707 冲动性及其测量 报告提纲 * 1.冲动性与风险行为的关系 2.冲动性的定义 3.冲动性的测量 4.冲动性的多维测量模型:UPPS-P 5.我的思考 1.冲动性与风险行为的关系 冲动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的控制。 大量研究表明冲动性在自杀行为、心境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病理性赌博、行为障碍、进食障碍、儿童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及违法行为等多种精神疾病及病态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Qi Gao, Jie Zhang, Cunxian Jia, 2011; Meerkerk , 2010; Moller, Barratt, Dougherty Schmitz, 2001; Brezo, et al., 2006) * 2.冲动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统一的冲动性定义,现有的冲动性概念可以从认知、行为、和人格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 对冲动性的研究从人格方面开始,Murray认为“冲动性”视为“不经思考而快速反应的倾向性”,他把冲动性者的特征总结为“通常是好动的、走路快速、快速地决定、快速地表达他的观点。他经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总是不考虑他行为的远期后果”。 从行为学观点来看,冲动性被定义为:一种包括构想不充分,表达草率,过度危险或者与环境不相应的、经常导致不良结果的广泛性行为(Evenden, 1999)。 生物心理学试图融合认知、行为和人格三方面的观点。Moeller,Barratt等人(2001)指出冲动性定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负面后果的敏感性降低;(2)在全面获取信息之前即快速地、无计划地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3)不考虑长期的后果。 * 3.冲动性的测量 * 由于对冲动性的定义以及影响冲动性的不可控因子缺乏统一的意见,对冲动性进行测量就变得很困难。动物与人类的研究都使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冲动性。尽管对冲动性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但目前常用的可测量冲动性的主要方面的方法可归类为三种:自评问卷法、行为实验法和事件相关电位法。因为时间所限,在此只介绍冲动性测量的自评问卷法。 测量冲动性的常用自陈式量表有: (1)BIS/BAS(Carver White, 1994); (2)BIS-11(Patton et al., 1995); (3)I-7(Eysenck et al., 1985); (4)DII(Dickman,1990); (5)EASI-Ⅲ(Buss Plomin); 3.冲动性的测量 * (6)PRF(Jackson, 1984); (7)MPQ(Tellegen, 1982); (8)TCI(Cloninger et al., 1991); (9)SSS(Zuckerman, 1994) (10)NEO-PI-R(Costa McCrae, 1992) (11)UPPS(Whiteside Lynam, 2001) UPPS-P(Cyders et al., 2007) 4.冲动性的多维测量模型:UPPS-P * 冲动的四因素模型: UPPS (Whiteside Lynam, 2001) 4.冲动性的多维测量模型:UPPS-P 冲动的五因素模型: UPPS-P(Cyders et al., 2007) Positive Urgency(PU):极端正性情绪下的冲动行为倾向 Negative Urgency(NU):极端负性情绪下的冲动行为倾向 * 5.我的思考 冲动的五因素模型: UPPS-P(Cyders et al., 2007) 不同的冲动维度与不同的青少年风险行为(如物质使用、问题饮酒、病理性赌博、不安全性行为、贪食症等)相联系(Cyders等, 2008, 2009; Zapolski, 2009) * * Cyders MA, Smith GT.(2008). Clarifying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dispositions in risk for increased gambling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6): 503–508. * Cyders MA, Flory K, Rainer S, Smith GT. (2009).The role of personality dispositions to risky behavior in predicting first yea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