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4章---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时训练.doc

必修2第4章---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时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第4章---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时训练

必修2 第4章---第2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 C.资源条件 D.环境因素 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 读产业集聚模型图,回答3~4题。 3.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图中N环节要做的工作是(  ) A.新建相关生产工厂 B.开拓市场 C.建成基础设施 D.运输原料和燃料 4.该产业集聚现象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生产成本 B.获得规模效益 C.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D.扩展成高技术工业城 读图,回答5~6题。 5.图a所示的工业联系在下列工业园区中体现最充分的是(  ) A.长春的汽车工业园区 B.曹妃甸钢铁基地 C.温州小商品工业园区 D.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6.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寻求最优区位 B.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图,读图回答7~8题。 7.粗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 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8.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 A.加强各加工厂之间的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 C.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D.降低劳动力成本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10.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IT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IT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调整,即全球IT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读图,完成11~12题。 11.在IT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许多电脑通讯制造企业纷纷转向我国广东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原料资源丰富 C.研发创新环境优越 D.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制造成本低 12.在IT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我国的联想却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机构,主要原因是(  ) A.获取先进技术 B.优越的基础设施 C.利用当地的原料 D.占领美国市场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14.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下题。 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示意图 15.上图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自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 037万台;1996年有9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 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 283万台。 (1)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 (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业的效益。 (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1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江苏吴江市横扇镇,被誉为“中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