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皮亚杰的研究 1. 三座山实验 P210 2. 守恒 P212 3. 类包含 P214 2. 实物概念 P215 3. 数概念 P215 4. 类概念 P216 麦克比:4种自我控制活动 (1)运动抑制:停止、抑制某些行动。 (2)情绪抑制:控制情绪。 (3)认知活动抑制:克服认知活动中的冲动。 (4)延迟满足:为得到更大利益学习等待,放弃眼前报酬。 延迟满足实验----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schel) 20世纪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延迟满足实验——追踪研究 1981年追踪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了解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 米歇尔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成绩也较低,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学习成绩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他们35岁以后。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 结果解释——自我控制能力 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米歇尔结论,如何转移注意力。 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他们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唱歌,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 对未来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 19个月婴儿延迟满足的能力差异:把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观察不同婴儿的反应。有些婴儿立刻哇哇大哭,另一些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母亲离开的焦虑情绪,比如玩玩具。这些婴儿5岁时,做同样的棉花糖实验。结果显示,当初哇哇大哭的孩子长大后依然无法抵挡棉花糖的诱惑。 李伯黍关于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 李伯黍(1914.11-2010.9),江苏省武进县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开创了我国品德心理研究这一领域的先河 p229 2. 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认同 (1)性别角色(gender role):社会所期望的与某一性别相应的一系列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性别角色认同(sex-role identity):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3)性别角色偏爱: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3. 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4.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2.5岁儿童有一些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 3.5岁儿童知道得更多 5.性别化行为 玩具选择 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双性化:柏姆(Bem) 可以具有两性化特质,综合男女两性的优秀品质。 双性化的儿童更受同伴欢迎,更强的适应性。 双性化儿童易被同伴拒绝,较低的自尊。 (二)同伴交往 3. 同伴关系的作用 (1)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2)提供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3)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得到情感支持 同伴关系不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易出现心理问题。 第五节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 侵犯行为理论 精神分析:本能论,死 本能 生态理论:本能论,侵犯本能 新行为主义:侵犯是挫折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结果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对社会信息认知加工 4. 侵犯行为性别差异 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2-2.5岁的儿童已表现出性别差异,男孩反击是女孩的两倍。 解释:生物学观点认为,至少有4种原因 ①几乎所有社会男性都比女性富有侵犯性; ②性别差异出现早(约2岁); ③在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这种性差; ④雄性激素与侵犯行为相关。 社会学观点:父母与其他社会与其他社会动因在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互作用论: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 5. 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文化 家庭氛围 大众传媒 6. 侵犯行为的控制 消除奖赏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