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_苏轼文道的新变_罗书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物_苏轼文道的新变_罗书华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 · 》 2012 9 应物 苏轼文道的新变 : □ 罗书华 摘 要 道与文道关系历来都是散文学的核心命题 道的变化引起文道关系的变化 文道关系的变化带 : , , 来散文学的变化 苏轼之所以能在韩愈 欧阳修之后另立高峰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韩 欧之道有了新的 。 、 , 、 发展 赋予了道以新的内涵 苏轼之道不再是纯粹的儒道 也不是儒佛道的简单叠加 而是应物 观物 寓物 , 。 , , 、 、 、 游物之道或者简称为应物之道 应物之道意谓道在万物之中 人需要寓物方能体道 人在物中 但又不能有 。 , , , 物 也不为物所有 这是一种多元的道 也是一种自我的道 快乐的道 明白了苏轼的道 也就基本明白了苏轼 , 。 , , 。 , 的散文学。 关键词 苏轼 道 应物 寓物 游物 : ; ;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I206.2 A 1671-8402(2012)09-0123-06 在唐宋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散文学史上 夫 他在密州时期的词作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 , 。 ,“ , 韩愈 欧阳修 苏轼是三座巍巍高峰 同时也代表 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①意气风发 豪气干云 、 、 , , , 。 ” , , 了散文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从文道关系的角 正是苏轼思想 情感与形象 尤其是早年思想 情 。 、 , 、 度来说 韩愈散文学重心明显在道一边 欧阳修 感与形象的逼真写照 致君尧舜 就是他的崇 , , 。 “ ”, 散文学以文道平衡为特点 到苏轼 则开始向文 高政治理想或者道之所在 他在杭州任通判 在 , , 。 , 一边倾斜 从道的角度来看 韩愈坚定地追求儒 徐州时期三过家门而不入 就是这种道的实践 。 ,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