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制度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PDF

新农合制度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农合制度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

新农合制度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 ——基于CHARLS 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连友 马晓瑾 罗帅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 摘要:本文分析医疗保险市场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利用客观健康水平与主观健康认知之差来 衡量认知偏差,探讨认知偏差对保险购买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的实证 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健康风险认知偏差约为0.18 ,出现健康风险悲观认知;农民健康风险认知偏差影响个 体参保行为,风险认知偏差与参保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即主观健康风险认知高于客观健康水平的程度越大 的人越不愿意参加新农合。 关键词:健康风险;认知偏差;保险购买;新农合 中图分类号: F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自2003 年试点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 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制度效果与民众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医疗保险制度 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医疗保险相关知识仍在普及过程中。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程度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农合的参保行为。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由于风险信息的复杂性、保险市场的特征和个人认知过程的特征等 因素,保险市场中的个体有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同时这种认知偏差将会对保险合同选择产生 [1] [2] 影响。Cawley、Philpson (1999) 、Bhattacharya et al (2003 ) 等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 投保群体对于自身寿命的预测,发现部分群体并不能准确预测自己的死亡时间。Justin Sydnor (2010 )的研究表明,美国房屋保险中存在投保人免赔额选择过低的现象,他认为其原因在 于投保人在估计个体风险时出现了偏差。[3]Johannes Spinnewijn (2010 )比较了美国失业人 [4] 员求职的预期时间和实际时间,发现80% 的失业人员高估了找到工作的时间。 目前国内学 者对于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对保险市场影响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较少。臧文斌、 赵绍阳、刘国恩 (2012 )将健康风险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两部分,并运用“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基于客观或主观评价,高 风险的人都更倾向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5]但是,该研究并未进一步度量主观认知与客观风 险之间的偏差对保险选择的影响。因此,在自愿参保模式下,探索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对 新农合参保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析新农合市场中的个体风险认知偏差及其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1 年全国基线数据,以QWB 量表 度量出的客观健康水平和调查数据中的自评健康水平之间的差值估计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 偏差,并运用 logit 模型估计风险认知偏差程度对新农合参保行为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 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实证模型的构建 - 1 - 在新农合市场中,只存在一种保险合同,农民的参保行为只有参保和不参保两种可能, 即回归模型的因变量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只能取 0 或 1 两个值。因此,为估计参保行为的 影响因素,本文选用Logit 回归模型: Logit (M ) β +β SET +β X +ε i 0 1 i 2 i i (1) 其中,M 表示投保人的投保行为;SET 表示投保人的风险损失情况;X 表示保险人掌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