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信仰
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信仰摘要:企业并不仅仅是个利润的实体,它首先得是一个精神的载体。企业家精神本质是一门智慧科学,也是一门有关“道”的科学。当代中国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分析、国际比较、制度发展及实证演绎等4个角度,在国内外首创性地建构了企业家精神分析的完整体系,全面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关键词:企业 企业家精神 精神信仰
一、中国需要一场企业家精神的洗礼
从本质的角度出发,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具有同一种气质;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其实质是一种精神;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指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资本主义的兴起源于将工作视为天职(Calling)的新教伦理精神。根据韦伯的假设,企业中的工人同样需要一种“文化”化了的道德理念的支持。
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国际权威学者吉尔德(1992)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精神与观念”,“精神和信仰才是企业家的生活方式”。在西方,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词语。经济学家试图用它来解释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管理学家也想用它来揭开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深层机理。企业家精神描述的是企业家的一种特有的气质,它能够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创新跨越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企业家对组织成长的持久不断的渴望以及所具备的随需应变的能力。正是这种渴望使得企业家不断追求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而随需应变的能力则帮助企业家敏锐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并迅速在通过管理和创新推出最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壮大的一幅惊险刺激的图景。
真正的企业家赚钱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只是事业的保障,其精神世界里有一种一般企业家难以企及的境界――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并对自己认定的价值观如宗教般坚定追求。
当代中国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中国企业处于埋藏状况:2008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23家企业,很少有人知道其企业家是谁。由于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中国企业家的能力难以得到应有的提升,甚至导致阻碍与削弱。而中国未来如果没有自己的摩根、罗斯柴尔德,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吴春波(2009)教授指出:“遍寻中国企业,除了那些大型或特大型、以各式垄断而名的国有企业外,我们很难找到一家企业家精神为统领,依靠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真正做大、作强的中国企业。……自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虽然有了为数不少带国字头的世界500强,但还没有一家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按照欧美、日本人的经验,打造一个世界级企业,三十年足够了;而打造一个世界级企业群体,六十年亦足矣。”
正如哈耶克(1997)所指出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信念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并不是某一党派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有着最重大意义的问题。”现实的中国需要一场彻底而广泛的企业家精神的洗礼。
二、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前途
商业社会需要有商业社会的信仰。进入商业社会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要有商业规矩。中国没有商业规矩,名和利很容易成为人们唯一追求的东西。而且对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来说,进入商业社会,一定要经过一个“水与火”的年代,谁都挡不住。而中国的传统道德又被毁掉了,致使人们没有任何的心理底线。面向未来,中国以道德治国肯定是不够的。不管中国的传统道德恢复得多么好,也不足以使中国面向未来(俞敏洪,2008)。智慧横无边际,决非人的世俗胸量与一般经验所能包容。一切文化传统的生机,无不首先表现为破除现实迷雾,涤荡现实尘沙,烛照现实误区。只想在传统里面寻找身心的归宿,却不想让它及早归正现实的言行、风气与力量,传统便只是一个幌子,于人于世毫无益处。因为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在中国这个平台上,而且是在整个世界的平台上做游戏,需要有世界平台的游戏规则。
一个自称是伟大民族的民族,连信仰都没有,靠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发展的。因此,中国必须找回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并且至少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能认可的道德标准,它能够成为人们的精神路标。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中国的媒体、政府和企业,要问一下自己,我要塑造的中国的文化认同是什么?也就是自我的形象是什么。《娱乐至死》(波兹曼,2004)一书的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小学】高一上下册古老的声音原始狩猎图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1(全解全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 拍手歌 课件.pptx
- 3晕针晕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pdf VIP
- 《骨髓增殖性肿瘤》课件 .ppt VIP
- 五年级劳动课《包饺子》课件.pptx VIP
- 雁塔区第二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三年规划.docx VIP
-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