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技术路线、技术服务效率
项目名称: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技术路线、技术服务效率与供给研究;
报奖类别: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申报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推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推荐单位意见:
由我校贺正楚教授牵头、其他研究人员参与的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
的技术路线、技术服务效率与供给研究”系列研究项目,其中包括三个重要课题,
分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战略产业的培育机制研究”和国家软科学研
究计划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与供给研究”及湖南省发改委重大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选择、发展模式创新与共性技术路线研究”。通过系列项
目的研究,课题组取得了综合研究成果,课题组运用跨学科理论和技术,解决了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三个重大问题:一是在国内首次研制了生物医药产业
共性技术路线图,依托该路线图领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二是科学测度了我国
31 个省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共性技术服务效率,探明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
的服务规律;三是探究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创新了该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提供了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及其服务供给的对策。
项目研究成果被国家发改委等多个单位采用和推广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务院
及科技部主办的 《中国软科学》、《管理世界》、《中国科技论坛》等权威期刊
发表相关文章50 篇。项目成果引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理论研究方向,舵
手导航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鉴于以上,推荐该项目参评本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
(一)项目成果
该项目系湖南省发改委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评选、发展模式创新与共
性技术路线研究”的研究成果。本项目运用跨学科理论和技术,在研判我国生物
医药产业共性技术路线、测度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探明共性技术服
务效率提高规律、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
技术及其服务供给的对策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产业理论、开辟了新的实践领域。
在《中国软科学》 、 《管理世界》、 《中国科技论坛》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0
篇,项目成果引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理论研究方向,舵手导航国内生物
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实践发展路径。通过本项目研究,连续获得 3 篇湖南省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奖,后续研究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战略产业培育机制
研究”以及国家软科学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与供给研究” 。
本项目解决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1)研制的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路线图,属国内首创,在技术方面领航
了该产业的发展。采用专利地图分析方法,遴选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
导出共性技术发展趋势,绘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近期(2012-2013 年) 、中期
(2014-2017 年)和远期(2018-2025 年)的共性技术综合路线图。该技术路线
图的制定与实施,既整合技术资源、规避技术投资风险,又提高了技术预见活动
的准确度,把握了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律。
(2)科学测度了我国 31 个省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共性技术服务效率,探明了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服务规律。 研究发现了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
术研发供给阶段,存在投入过多、资源分配不均、产出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应用
共享阶段,则存在服务效率较高、共性技术需求强烈、共性技术滥用和商业化无
序等现象。
(3)探究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创新了该产业共性
技术供给模式,提供了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及其服务供给的对策。 生物医
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原因是:供给出现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技术体系复
杂导致供给困难,技术开发时间长和风险高。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
是:政府投资方式偏差,供需双方目标差异,中介机构参与不够,供给方内部利
益分配不健全和服务人才缺乏。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及其服务供给的对策
是:依托政府克服市场失灵,通过组织创新克服组织失灵,产业园区企业集群供
给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客观评价:
1、本成果是湖南省发改委重大项目的主要成果。相关的系列项目的前期成果
也包含在本成果当中,系列项目包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
湖南省软科学重大项目(招标)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战略产业
的培育机制研究”是 2011 年至 2014 年同类的 37 个立项课题中唯一的重点项
目。上述课题立项后,课题组主攻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其中之一——生物医药
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