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抗体测定技术-2013.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城疫抗体测定技术-2013

国标ND抗体测定技术 国标: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25-2008) 2009-05-01实施 是开设畜牧兽医类专业学校学生的必会技能 是新城疫抗体监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是2011和2012年全国农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据 说还将是2014年全国农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 仪器及材料 非免疫公鸡、 pH7.2生理盐水、 新城疫标准抗原、新城标准阳性血清、新城标准阴性血清、 3.8%的枸橼酸钠、96孔V型板、微量移液器、吸头、微型振荡器、温箱、离心机、天平、采血器等。 心脏或静脉采血2-3mL(不加抗凝剂),采血后使血液在 采血器或灭菌干净青霉素小瓶中凝固成斜面,室温下2-3 小时或4℃冰箱中过夜使血清析出,也可通过离心加快血 清析出。 血清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翅静脉采血 针头在静脉血管一侧倾斜刺入皮肤,再与血管平行进针后刺入血管,见有少量回血即可采集血液,采血完成后马上用手压迫止血。 心脏采血 鸡右侧卧保定,上腿自然踡曲,在上腿膝关节稍前下方约1cm处(心脏搏动最明显的部位)垂直地面进针采血。 二、制备1%RBC悬液 1. 制备抗凝血 在采血器(注射器)中吸入抗凝剂(3.8%的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10),心脏或静脉采血3-4mL,颠倒采血器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然后将血液注 入离心管中,用天平配平。 2. 离心洗涤红细胞 (1)共洗涤3次,转速和时间均为:2000r/min、5min。 (2)第1次离心时间到,用移液器吸取并弃掉上清液、白细胞和血小板,加生理盐水,吹打混匀红细胞,配平后进行第2次离心,依此进行第3次离心。 (3)第3次离心时间到,吸取并弃掉上清液、白细胞和血小板后,读出离心管中红细胞的体积 。 注意:吹打混匀红细胞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破坏红细胞。 离心机的使用 离心机放置平稳 离心管对称放入离心机,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按档位依次升高转速至所需速度。离心时间到,将转 速调为零,离心机停转后方可取出离心管。 3. 配制1%RBC悬液 根据红细胞的体积,计算所需生理盐水量,用所需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泥全部冲入小烧杯中,摇匀即可。 注意:摇匀时动作要轻柔,以防红细胞破碎或液体外溢。 HA试验结果及规律 病毒的HA价(血凝滴度):能使红细胞发生完全凝集的病毒最大稀释倍数称为病毒的血凝价,常用nlog2或1:xxx表示。 四、4单位病毒的配制 回归试验 用4V进行的HA试验(用4个孔),用于检验4V配 制是否正确。 4V配制正确的判定标准: 前2个孔完全凝集,后2个孔不完全凝集,如下图: 五、血凝抑制试验(HI) 当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后,病毒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受到抑制,称为病毒的血凝抑制。 HI试验结果及规律 结果判定(新城疫抗体测定) 在生理盐水对照孔出现正确结果(红细胞完全流下)的情况下,将反应板倾斜,从背侧观察,正确判读被检血清、标准阳性血清和标准阴性血清的HI效价,以nLog2方式报告结果,并填写结果报告单。 只有当阴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不大于2log2,阳性血清与标准抗原对照的HI滴度与已知滴度相差在1个稀释度范围内,并且所用阴、阳性血清都不发生自凝的情况下,HI试验结果方判定有效。 HI滴度可以作为强毒感染和免疫监测验重要依据。当HI滴度≥9log2或HI滴度明显高低不齐,可怀疑为新城疫强毒感染。 细节决定成败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 2013动物疫病检测新技术暑期培训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朱明恩 本技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定 安排本内容的原因 新城疫抗体测定基本操作规程 制备被检血清 制备1%RBC悬液 HA试验,测病毒的血凝价 配制4单位病毒 HI试验,测血清的抗体滴度 抗体滴度报告,以nlog2形式报告 一、制备被检血清 1.离心管、离心套管和管中液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配平 2.离心管中液体不能太满 配平注意事项 红细胞凝集(HA现象) RBC v v v v v RBC RBC RBC RBC RBC RBC 血凝性病毒 有相应受体的红细胞 RBC 血凝素纤突 受体 v 血凝素纤突 三、血凝试验(HA) 1.基本原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