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EC的实现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Wolfgang Ketterle,科罗拉多大学JILA研究所的Carl Wieman,Eric Cornell等人在实验上实现了23Na和87Rb原子的BEC并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W. Ketterle, Rev. Mod. Phys. 74, 1131 (2002); E. A.Cornell, and C. E. Wieman, Rev. Mod. Phys. 74, 875(2002); /physics/2000/bec. Tc ≈ 100nK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工作 BEC的静态性质,主要研究凝聚体的大小、形状、转变温度等。 BEC的动态性质,主要研究凝聚体的稳定性、振荡、孤子的演化等。 BEC的相干性质,系统中的原子具有相位相干性,这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一个显著特性。 描述BEC的数学模型是Gross-Pitaevskii(GP)方程。 简谐势阱中中性原子的GP方程具有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形式,且具有辛结构,用辛算法求解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系统的辛结构。 BEC的理论研究工作: 零温时简谐势阱中中性原子的一维定态GP方程为 (2.2) 是s波散射长度。 是非线性参数, (2.1) 这里 其中, 将方程(2.2)改写为由两个一阶常微分方程构成的系统 Gross-Pitaevskii(GP)方程 (平均场近似) ,取零边界条件。(2.1)式无量纲化为 (2.3) 方程(2.3)具有Hamilton正则方程的形式,其Hamilton函数为 打靶法是求解定态Schr?dinger方程本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由于方程(2.3)具有辛结构,可以用辛算法与打靶法结合求解。 (2.4) 线性方程的打靶法 本征值 是参数 定态GP方程的改进的打靶法 GP方程是非线性的,因此在打靶计算中需考虑归一化。 0 0 参数 参数 本征值 是参数 (2.5) (2.6) 判定条件 数值结果及讨论 表2.1 不同非线性参数下一维GP方程的基态本征值。 图2.1 不同非线性参数下一维GP方程的基态波函数。实线是 改进的打靶法求解定态GP方程计算的结果,虚线是用欧拉中点格式求解含时GP方程的结果。按沿纵坐标向下,非线性参数分别对应 。 当散射长度为正时,随着的非线性参数的增大,凝聚体在轴向上扩张 两个算法的结果符合得很好 BEC的静态性质 一维含时GP方程的辛算法 零温时简谐势阱中中性原子的一维含时GP方程为 (2.7) 边值 初值 (2.8) (2.9) 系统(2.7),(2.8)和(2.9)可以离散成Hamilton系统,且保原系统的辛结构,也保波函数的模方。本文用欧拉中点格式求解。 图2.2 均方根半径随时间的演化。按沿纵坐标向下,非线性 参数α=8π, 6π,4π, 2π,在τ=0时刻,将α减半。 动力学演化_均方根半径 (2.10) 用Feshbach共振调节散射长度,从而改变非线性参数。 凝聚体发生呼吸子模式振荡,回复周期为T= 3.522, 3.497, 3.452, 3.359 。 BEC的动态性质 * 图3.1 两个凝聚体干涉时不同时刻的粒子数几率密度。 两个BEC重叠后出现干涉条纹,证明了BEC具有相干性。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干涉效应的数值研究 图3.2 三个凝聚体干涉时不同时刻的粒子数几率密度。 0.56nm 单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隧穿动力学 GP方程为 标准双模近似 系统的哈密顿量 布居数差: 相位差: 这个方程的求解 两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自囚禁现象和对称性 标准双模模型: 布居数差和相关相位 哈密顿正则方程: 这个方程的求解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of Bose-Fermi mixture in a two-dimensional double-well potential Muruganandam P and Adhikari S K 2009 Comput. Phys. Commun. 1801888 P. Muruganandam et al., Comput. Phys. Commun 180, 1888 (2009); L. Salasnich et al., Laser Phys. Lett. 7, 78 (2010). two-dimensional double-well potential Wang, Yan, Li, Liu, Chinese Physics B, 21(2012), 010309. 自发对称破缺区域 为了进一步研究玻色子和费米子数目与不对称性的关系.我们定义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