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相关法律知识 * 2011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体检诊断机构 法律关系 安监\卫生\劳动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 放射性危害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者 早期健康损害 慢性职业病 急性中毒,死亡 各监管部门的职业病预防控制环节 安监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 劳动保障部门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76号 必须 严禁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责任不落实,违规生产 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作业 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 不设置不使用 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 设置警示表示和告知卡 隐瞒职业病危害 职业卫生培训 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职业健康体检,建立档案 不体检不建档 八个必须,八个严禁 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①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技术培训和考核,增强工人的规范操作意识以形成安全操作行为; ②针对酸碱接触人员、高温作业、有毒物质泄漏区域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 化学品站附件配备冲洗设备、现场急救用品; ③完善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和疑似职业病、职业病诊治、报告及告知制度, 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张贴有毒物品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应急处理等告知卡或者告知牌。 企业履行对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监护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88-2014 针对什么的目标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何确定体检项目? ---体检套餐 由谁来确定? 经培训的主检医师 职业健康检查 预防: 上岗前体检。 在岗期间体检。 离岗时体检。 应急体检。 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监控:早发现,及时处置,化解风险。 防止群发性事件发生。 对劳动者的要求 劳动者应熟知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劳动者应熟知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进入工作场所时,应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劳动者应严格遵守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禁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工作场所进食和吸烟。 劳动者应积极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 对劳动者的要求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2) 建立密闭空间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 入浆池清洗审批制度(上墙) 密闭空间(入浆池清洗)管理制度(上墙) 应急救援设施及物品管理制度 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及实施; 作业前进行硫化氢浓度和氧气浓度检测,浓度符合安全指标后,方可准备进行作业; H2S应急救援措施 (3)作业连续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h,遇有头昏、恶心、呕吐等现象应立即出孔救护。现场救助者应特别注意: ——救助者应注意自身防护,这对避免多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非常重要;中毒致呼吸停止者应尽量采用人工呼吸器,救助者应避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以防止救助者发生中毒。 H2S应急救援措施 2、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液氯 接触机会——液氯泄漏。 性质: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氯气比空气略重,一般没有风力作用,它会很长时间潜藏在低洼部位。化学活泼性使得它的毒性很强,可损害全身器官和系统。它的毒性远远大于硫化氢气体。 危害: 1、少量氯气可以引起呼吸道综合症 2、大剂量氯气可以两分钟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七窍流血,场面十分恐怖。? 3、氯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4、现代科学研究,氯气可以导致癌症高几率发生。 严格的限制 2、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液氯 采用无氯或无元素氯漂白工艺。产生氯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机械化、自动化,尽可能密闭隔离操作,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 使用(贮存)液氯的场所应设足够体积的消氯碱池,设置位置应利于发生泄漏的液氯瓶(罐)能迅速推入。 用液氯瓶(罐)方式加氯时应有防止氯气泄漏的措施。 预防氯气中毒!!!! ?在生产操作过程,应防止通氯设备和管道“跑、冒、滴、漏”;安装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并应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