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8 心理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余毅震 yuyizhen650@163.com 027沈阳一位男孩曾以理科640分的高分成为区里的高考状元,但如今却被大学责令退学在家,心理受到刺激的他扬言“杀死母亲,掐死表弟”;(敌对) 辽宁某重点大学的一位女高材生在去外地读研究生前接受心理辅导,见到心理医生时竟羞涩涩地拽着妈妈的衣襟。(焦虑、适应不良) 人民网---------近年北京高校自杀不完全统计 2004年4月16日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 2004年5月18日 中国政法大学男生半夜跳楼自杀 2004年7月1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管理系一研二女生坠楼身亡 2004年7月15日 北大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 2004年8月30日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楼前一女研究生坠楼身亡 2004年9月15日 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 2004年9月22日 北京大学女博士从13楼坠下身亡 2004年11月7日 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 2004年11月11日 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2004年12月19日 中国矿业大学 一名21岁的女子在科技楼坠楼身亡 2005年2月18日 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 2005年 5月3日,紫竹院南路4号院内一 女大学生从五楼跳下身亡 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跳楼身亡 2005年5月13日,北大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机场跳天桥自杀. 2005年6月21日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跳楼自杀。  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衰弱、恐怖症、偏执狂等。 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报告,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精神分裂症占60%,人民大学因患精神分裂症死亡的学生占死亡学生总数的 33.3%。 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 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中,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耽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去年7月,陕西省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疾病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 无独有偶,江苏省盐城市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 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 An introduction to mental disorder 一、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该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体验。 一般来说,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正常、积极,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现实一致以及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 H. A. Maslow (1951) 和Mittelman(1951) 的心理健康观 有充分的安全感; 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 Scott(1968)心理健康观 一般的适应能力 自我满足的能力 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 。 智慧能力 对他人态度积极 创造性 自主性 完全成熟 对自己的有利态度 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三) A. W. Combs心理健康观 第一 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第二 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认同别人又不依赖别人或强求别人,能和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同时也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 第三 面对和接受现实。 并能多方寻求信息,倾听不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