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战略大决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开课《战略大决战》课件

意义 3、下列部队中既参加辽沈战役,又参加平津战役的是 A、华北解放军 B、华东解放军 C、东北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8、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三大战役进行的时间是 A、1947.12-1949.2 B、1948.5-1949.1 C、1948.6-1949.8 D、1948.9-1949.1 2、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 A、南京解放后 B、渡江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5、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这个评 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标志着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 事件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C、挺进大别山   D、北平和平解放 * *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宜兴外国语学校 路煜 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形势: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敌军:360万 我军:280万 敌军:430万 我军:130万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请大家阅读课本“三大战役”内容,完成简表。 部队 指挥者 历史意义 共歼敌数 成果 时间 战役  名称 三 大 战 役 辽 沈 战 役 思考:为什么战略决战首选东北地区? 1、兵力对比:东北地区的解放军兵力占优。 2、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攻守举棋不定。 3、我军态势:根据地广阔,物资充足,完成土改, 人民支持。 4、战局延伸:胜利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 华东作战,还可以东北工业支援全局。 1948年9-11月 时间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辽 沈 战 役 作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 锦州 沈阳 辽 西 走 廊 长春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 辽 沈 战 役 战略战术 成果:歼敌47.2万,解放东北全境 敌军:290万 我军:300万 我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淮 海 战 役 1948.11-1949.1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歼敌55.5万余,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淮 海 战 役 时间 指挥者 成果 作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动脑筋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80万,人民解放军60万,解放军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0.6万副 挑子 9.6亿斤 筹粮 8500只 船只 76.7万头 牲畜 88万辆 大小车 30.5万副 担架 543万人 民工 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支援前线 平 津 战 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时间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作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 津 战 役 战略战术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平 津 战 役 战略战术 成果:歼敌52万余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保护文物古迹; 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三大战役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成果: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