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古代的经济政策.pptVIP

第3讲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古代的经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如下发展特征: 1.农业生产体系形成。原始农业产生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作物种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种植业为主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大规模简单协作向个体农耕的转变。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向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转变,再由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井田制)向土地私有的转变,最终形成以土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3.以生产技术、人口、农作物种植和自然条件为划分依据的多个经济区的出现和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4.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规模、技术上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冶炼、纺织、陶瓷制造业;同时还形成了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私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5.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中心经常伴随政治中心的变动而转移;重农抑商政策长期推行;形成以国内商业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商业格局。 6.明清时期的经济呈现传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先进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交织的特点。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行。(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3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4分) 28.(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2分) (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重视文化子女教育。(任3点3分);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商帮实力雄厚,拥有庞大资金的商人在各地经营大宗商品贸易和长途贩运,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等。(任3点3分)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4分) * 第3讲 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 与古代的经济政策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建立、发展(君主专制、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选官用官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改革完善(三个改革) 思想文化上: 政治主流思想演变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封建文化发展(四大发明与天文历法文字书画文学戏曲等) 考向定位 1.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制度的变化与当今三农问题相结合。 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