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看下面这段描述: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是一种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与强碱发生反应?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P8)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P8画) ⑶与变化区别:“易、可、能、会”接表示 物理变化的动词。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水能蒸发是物理性质。(红色抄P8上)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酸碱性等。(红色抄P8上) 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P8画)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P8画) 物质性质 ⑴定义: 物理性质 ⑵常见: ⑴定义: 化学性质 ⑵常见: ⑶与变化区别:“易、可、能、会”接表示 化学变化的动词。如蜡烛燃烧是化学变 化,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红色抄)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试验1-2 探索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闻气体的方法 招气入鼻 知识应用 一、区别物质的方法: 二、性质决定用途: 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3.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 )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 D B C D ⒋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 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  )。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 木棒受力折断。 E C BD A ⒌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与水发生了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钠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密度 : 熔点: 银白色 软 比水小 低 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固体 总结 总结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归纳总结 测试 测试 课堂测试 ⒈ 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 产生红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 木炭消失 ⒉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⒊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⒋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C C B B A 5.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 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 产生能量的是 ( )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