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社会经济与保险课后作业 案例分析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保险的以下职能: 1、保险具有经济补偿和给付保险金的基本职能。保 险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它是面临着共同风险的经济 单位和个人为补偿灾害事故或其他约定事件所产生的损 失而建立和使用保险基金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在 平时缴付少量保费,在灾害事故、意外事故或约定的事 件发生后,通过保险的补偿和给付,企业可以得到足够 的资金,以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险对个人可 免除或减轻不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本人或家属 的物质福利。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朝着既定的目标 发展。 案例分析 2、 保险的社会管理派生职能有利于社会的稳 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可能给人们带来突然的 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灾害事故有可 能使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陷入困境,给社会带来 许多不安定因素。但是,有了保险保障,情况就 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保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 企业恢复生产,帮助居民重建家园,解除人们在 经济上的各种后顾之忧。这能从根本上稳定企 业,稳定家庭,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案例二:保险的防灾减损职能 某工厂于2000年1月31日与某保险公司签订财产保 险合同。其后某天,厂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工厂,结果厂 内的财产被盗,该厂的财产损失约16万元。工厂向保险 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拒赔,其理由是,保险公司的 《企业财产保险条款附加盗窃险特约条款》(以下简称 《特约条款》)约定,“由于保险地址无人看守而发生 的被盗窃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工厂向法院起 诉保险公司,要求其赔偿财产损失。 一审法院认为,保险合同合法有效。但被盗是由于 保险地址无人看守导致的,该行为属于保险条款中的除 外责任。因此,法院作出如下判决:驳回工厂的诉讼请 求。一审法院判决后,工厂不服,遂向上级法院提起上 诉。二审法院以同样的理由维持原判。 案例分析 《特约条款》中的除外责任对被保险人具有法律约 束力。保险公司的拒赔及法院的判决都是正确的。 购买保险是投保人分散和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 减少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保险财产损失和人员 伤亡,这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共同利益所在。把防灾 减损列为保险职能,是把防灾减损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 保险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赔款,增加盈余,必然 要与被保险人共同做好防灾减损工作。防灾减损必须体 现在保险制度、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上,本案例《特约 条款》约定(“由于保险地址无人看守而发生的被盗窃 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就是从保险条款保证被 保险人防灾减损的自觉性,增强保险的防灾减损功能。 第三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案例一:财产保险利益 李某 1999 年 6 月 10 日购买一栋别墅,价值 120 万元,同月 15 日,李某向保险公司购买了房屋保险, 保险期限为 1 年,保险金额为 120 万元,并于当日缴清 了保险费。2000 年 2 月 10 日,李某将该别墅以 125 万元的价格卖给周某,李某并没有经保险公司办理批改 手续,而把保险单转让给周某。2000 年 3 月 10 日,因 意外发生火灾,房屋全部被烧毁。问: (1)若李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是否补偿?为 什么? (2)若周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是否补偿?为什 么? 案例分析 (1)保险公司可以拒赔。 《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保 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险标的 转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因 为:一是房屋出售时没有告知保险公司,没有办理保险 单批改手续,保险合同失效;二是李某对该房屋已经不 存在保险利益,保险合同自房屋出售时起失效; (2)保险公司可以拒赔。 因为:周某同保险公司没有保险关系,不是被保险 人。财产保险单是属人的合同,未经保险人同意不准把 它转让给他人。 案例二:人身保险利益 何某(男)与林某(女)自小青梅竹马,成年后情 深意笃,但由于两家有矛盾,双方家长均坚决反对这门 亲事。1994 年 4 月,何、林二人双双南下广东某市打 工,为相互照应及生活方便,两人租用民房并以夫妻名 义同居生活,一年后生育一女孩。1997 年 4 月,一保 险营销员到何某工作单位推销人寿保险,何某以自己为 投保人给自己和林某各买了一份人寿保险,死亡保额均 为十万元,受益人为双方所生女孩。其时,林某因出差 在外并不知情。不久后,林某因车祸意外死亡。何某向 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调查后拒赔。何某不服, 遂向法院提起诉讼。问:( 1)本案中何某对林某是否 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是否有效? (2)保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