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Light
Distribution, the Stem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Lodging-Resistance of Different Density-Tolerant
Varieties of Maiz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ihezi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griculture
By
Yao Min-na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System)
Dissertation Supervisor: Prof. Zhang Wang-feng
: Associate Prof. Gou Ling
June, 2013
II
III
.摘 要
新疆是我国玉米超高产记录的诞生地。近年来,伊犁、奇台等地连续创造了玉米高
产记录。然而,在新疆玉米种植区,增加种植密度造成的倒伏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本文针对由于玉米种植密度增加而造成的田间遮荫郁闭、植株间对光照和养分竞争加
剧,导致的植株茎秆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倒伏增加等问题,选用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为
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低、中、高三个种植密度,在玉米倒伏易发生时期,研究不
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分析茎秆形态结构特征与茎秆
机械力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种植密度对茎秆形态结构和茎秆强度的形成、田间
倒伏率、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揭示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
高产抗倒伏机理,为新疆玉米高产栽培及玉米密植增产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
究结果如下:
1 不同种植密度对冠层底部透光率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在整个生育期,参试品种的冠层底部透光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叶面积指
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拔节期到抽雄期,随着营养器官的快速生长,冠层结
构逐步建成。冠层透光率从拔节期到大口期降幅大,从大口期到抽雄期降幅小。中单
909 的冠层结构优于新玉41 。当叶面积指数接近4 时,冠层底部透光率的降幅较小;当
叶面积指数接近6 时,由于冠层过大,引起下部光照变劣,叶面积指数下降加快。冠层
底部透光率与叶面积指数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且二者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
2 不同种植密度对植株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参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节间
直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中单909 的株型结构优于新玉41 。在内部结构中,茎秆
的机械组织厚度、机械细胞层数和皮层厚度/半径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维管束
的密度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受节间直径的影响较大,变化规律在花前和花后表现不一致。
中单909 的节间皮层机械化程度优于新玉41 。密度处理对植株的形态结构影响较大,
而密度和品种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较小。
3 不同种植密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参试品种的机械力学指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节位的升高而降低;随着
生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大;中单909 的各节间力学指标均大于新玉41 。冠层底部的透光
率与茎秆基部节间和穗位节间的茎秆强度具有正相关性。植株形态结构中的各指标与茎
秆强度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