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木及西部贫困县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若木及西部贫困县情缘

于若木及西部贫困县情缘 2005年8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夫人、著名经济学家于若木重病在身,没有听从亲属的劝阻,依然接待了来自国家特困县――陕西紫阳的科研工作者。 2006年2月28日,于老仙逝。 紫阳山恸水泣,34万人沉浸在痛苦和哀思之中…… 19年的关注 1990年4月,陕西安康首届“紫阳富硒茶饮茶节”,在山城紫阳拉开帷幕。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热情好客的紫阳人,以巴山为壶,斟满清澈碧绿的汉江柔水,为200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捧出清香四溢的富硒茶。 饮茶节上,兴趣最浓的当推著名营养学家、中共中央书记处科技组顾问于若木教授。于老不仅再次为紫阳富硒茶题词,而且高度评价紫阳富硒茶对人体营养、健康的特殊作用。 是什么缘故牵动着年逾古稀的于老,专程来到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于老告诉记者:“1987年在杭州召开的国际茶叶会议上,紫阳县的梅紫青作了一个关于富硒茶方面的学术报告……” 报告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紫阳县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第二大高硒区;紫阳茶叶含硒量为目前国内外已知的最高水平;紫阳富硒茶作为一种无毒有益的饮料,对低硒地区人民的健康与保健,有着其他茶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 于老敏锐地感觉到:第二个高硒区的发现,无疑对国计民生、营养保健,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心系老百姓健康、营养的于老,身体力行。她不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奔波在大江南北、崇山峻岭之间,由此与西部贫困县――紫阳县,结下长达19年的情缘。 山门之外的会见 时隔一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微量元素学术会议上,梅紫青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于若木。于老鼓励梅紫青继续从事紫阳富硒茶的研究,她说:“在科学研究上,要像唐僧到西天取经一样,困难面前不动摇,只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科学的真经……” 在于老的鼓励和鞭策下,梅紫青和紫阳县的高级农艺师程良斌等人经过艰苦工作、大量实验,完成了“紫阳富硒茶品质、含硒水平及保健作用研究报告”,并于1989年9月6日,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 因有重要工作,于老未能参加鉴定会。几天后,于老从深圳返回北京,立即向有关方面了解鉴定会的情况。 当于若木得知,世界营养学理事、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治平教授等13位营养学、医学、茶学界的专家一致认为:“紫阳富硒茶是具有广阔前景的保健品,特别是对人体硒的补充有益,并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作用,为国内首次通过审定的富硒茶,其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水平。本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国内富硒茶开发研究开创了先例……” 70岁高龄的于老,兴奋不已。她不顾疲劳,组建考察组,于1989年9月24日,来到西安,准备挖掘紫阳这个“金矿”,她许诺“要给紫阳县带去一个财神爷!” 考虑到于老的身体状况,对紫阳交通、接待、住宿条件了如指掌的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决定由安康行署和紫阳县的有关人员到西安,向于老汇报。 9月27日,于老在西安人民大厦接见来自安康地区的汇报组成员。她一面认真倾听汇报,一面不停地做着笔记,还不时地提问,详细了解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对紫阳富硒和富硒茶的研究情况。于老说:“发现富硒茶后,我就想到紫阳的土壤和农作物含硒量高,要想办法开发,打入低硒区……”于老深情地说“你们那里处处都是宝呀!” 意犹未尽的于老,28日下午,又一次接见汇报组。于老告诉大家:“从市场需求看,开发富硒茶很需要。”她拉开抽屉,取出一盒外省出产的花茶,感慨地说“紫阳茶这么好,宾馆小卖部里却没有,房间里也没有紫阳茶供客人饮用。在宾馆里为客人提供紫阳茶,是最方便的宣传窗口,你们应该打入这个窗口,到各大宾馆销售紫阳富硒茶。” 于老不仅关心紫阳茶,她也关心人均收入只有300元的紫阳县的经济发展。于老认为开发紫阳的富硒食品、饮料的前景非常广阔,并提出了许多项目开发的设想。 会谈结束,汇报组代表安康行署邀请于老1990年春暖花开时参加饮茶节,于老高兴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分别前,汇报组请于老题词。于老稍加思索,在宣纸上挥洒出:“开发富硒紫阳茶为全国人民健康服务,是紫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老也把这种责任义不容辞地挑在自己的肩上,直到她临终的最后一刻。 “坐饮香茶爱此山” 紫阳素有“自昔关南春独早”的美誉,1990年的春天却比以往来的更早。春节过后不久,于老就多次给紫阳打电话、写信,表达她的问候和关心,联系考察的事宜。 紫阳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与会人员下榻的是全县最好的住处――县政府招待所,它的前院是两层吱吱作响的木板楼,一座很有年代的破旧客栈。后院则是空旷的大院,也是用餐和唯一方便的地方。中庭是过道,两边是招待所里最好的房间――几间阴暗潮湿的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