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安及《世界政要在西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晓安及《世界政要在西安》

韩晓安及《世界政要在西安》 一位老三届人26年不凡的摄影经历;一部基本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重大外事活动的史料性画册;一段执著无弃的人生追求。 欣闻摄影画册《世界政要在西安》出版,记者几经辗转,寻访画册作者韩晓安,终于相约访谈。以下是本刊的独家专访。 王:韩老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可以吗? 韩:谢谢。“老师”不敢当,叫“老韩”最好,这样可以一直叫下去,以免“改口”之虞。 王:我是在摄影界的朋友圈子里得知《世界政要在西安》已出版,但并未正式发行,这是为什么? 韩:这本画册目前还只是拿到了一些样书,最好的朋友我先送给他们。因为是自费出书,印数有限,初衷是赠送,包括赠给图书馆、档案馆,所以买不到。 王:请您介绍一下画册的基本情况。 韩:画册集中反映了我从1982年至2006年拍摄的诸如:美国总统里根和克林顿、日本天皇明仁、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希拉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13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其他20位世界政要、名流,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前国务卿基辛格、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加里、安南等访问陕西的历史图片和相关文章。 王:既然是访问陕西,那画册为什么名为“世界政要在西安”呢? 韩:我在序言里有特别说明:“而在西安,应是宽泛至陕西的大西安之概念”。大家知道,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陕西外事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王:听说您从事外事摄影26年,经历当中保持有几个“中国之最”,具体都是什么? 韩:这只是知情者的褒奖之意罢了。我因编纂《陕西省志 一是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今,访问过陕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共有183批(次);如以改革开放的1979年为界,之前只有16批(次),之后167批(次);21世纪以来则是58批(次)。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历史上最活跃的对外交往期,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各国政要、世界名流、千百万的海外游客纷至沓来。 二是从1982年至今,我参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接待并为其摄影的共149批(次)。因画册发稿在早,所以只刊用了139批(次)。 三是我收藏有美国总统克林顿、前总统尼克松、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古巴主席卡斯特罗,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等90多位世界政要给我的亲笔签名题词。除此而外,26年来我为其他重要外宾摄影约在1500多批(次)。只能说,有这样摄影经历的人不多。 王:您认为这本画册的特色是什么? 韩:一个人一生中按照自己意愿来做的事情不多。我庆幸能够从自己的心愿来编印这本画册。我没有请一位领导或谓名流为画册题词作序,只是我女儿承担了画册的英文翻译,她的导师做的英文审定。我自费出书,全部赠送,如论特色,仅在于此。 王:我读了这本画册,感到虽然开本不大,但分量不轻,沉甸甸的,可以说弥足珍贵。它不仅基本见证了改革开放迄今陕西重大外事的历史,展现了外事工作的光荣,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您的成功。您高兴吗?心情如何? 韩:成功不敢说,高兴也未必。只是觉得在漫长时光里琢磨的一件事情,终于完成了,如释重负。我将永怀平常心。 回眸26年,其实我所从事的外事摄影,只是一项平凡的工作,就是特定条件下的新闻摄影。但当你把一件平凡工作认真做了几十年,那平凡中的不平凡便显现出来了。从我第一次外事开始,我一直做工作日志。千年的笔墨能说话,岁月流逝了,记忆犹在,而且会越来越有价值。26年来,我的工作岗位变动了好多次,又从1994年开始担负不同的行政职务。然而每当工作变动时,我都要求“不放下手中的照相机,不丢弃外事摄影”,我办历届领导都支持了我的工作要求。正因为有了工作的连续性,才有了资料的连续性。这些资料后来在编纂《陕西省志 王:在您26年的外事摄影经历里,一定有着不少酸甜苦辣甚至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简要介绍一些。 韩:常人总以为外事工作是“吃洋饭,坐洋车”的“洋活儿”,他们并不知其中的甘苦与责任。 我担纲的摄影工作,就是在重要外宾来访时随团摄影,保证重要外宾访问陕西全过程的照片,能在他们离开前做成影册,由省领导作为政府的礼品馈赠给他们,有的还要及时提供给新闻媒体刊用,其次是要作为外事资料整理保存。 重大外事活动中记者云集,其最佳图像转瞬即逝,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摄影工作者不仅要眼明手快,甚至还要冒各种风险。1983年5月6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来访,我抢拍了几张密特朗步出秦俑一号坑的照片,转身朝前跑时,一个剽悍的法国安全官,猛地把我后背一推,一下子将我摔倒在水泥地上,裤子蹭破了,顿时双膝渗出了殷红的血。在此场合,我无法与他争执,只暗自庆幸紧抱在怀里的照相机平安无事。 1987年5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造访西安外国语学院,我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