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中的接读代字.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氏文通》中的接读代字

《马氏文通》中的接读代字【摘要】接读代字是《马氏文通》模仿西语的关系代词而为汉语设立的一个词类,其中共有三个成员:其、所、者,其中“其”字最具代字典型,存在问题也最多。在具体分析了《马氏文通》中接读代字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不应忽视其中合理的理论价值,重读《文通》,就是要回复到原点和起点,读出它的现代性 【关键词】马氏文通 接读代字 存在问题 理论价值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里提出四种代字:指名代字、接读代字、询问代字、指示代字。指名代字、询问代字、指示代字大致相当于后来的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唯独接读代字后人没有沿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宋绍年先生在《〈马氏文通〉研究》一书中说:“接读代字是《文通》代字章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至今仍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它精彩在何处?对我们有何深刻启示?这些问题很值得探讨 接读代字存在的问题 《文通》对接读代字的界定是“顶接前文,自成一读”,其接读代字成员共有三个:其、所、者。三个成员中符合“顶接前文”的只有“其”字,且有例外。“所”、“者”的词性“至今还是有争论的问题”,①“其”字最具代字典型,问题也最多 先看接读代字“其” 一、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史记 二、浮屠师文畅,喜文章,其周天下,凡有行,必请于绅先生,以求其所志。(韩愈《送文畅师序》) 《文通》在举上述例句之前,说“其字领读,独居其首,用法有二,一在主次,一在偏次。其在主次者,有前词为名而其字顶接者。”例一“其在成周”为一读,“其”为读之主次,顶接“齐晋秦楚”。这个例子完全符合马氏接读代字的理想标准。而例二中,“其”字前文分别是“浮屠师文畅”、“绅先生”,与“其”字并没有顶接。马氏强调接读代字“顶接前文”,显然是受西语关系代词的影响,如英语的关系代词一般要紧接其先行词 “前词”是个语意上的概念,它在语意上先于代字,句法位置上则可先可后。②马氏在实例考察中常常会突破既定概念,这种现象在《文通》中并不少见,也多少反映出马建忠是以汉语实际为准的,并非完全比附。问题的关键在于接读代字“其”与指名代字“其”如何区别?《文通》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显得有些混乱。马氏指出:指名代字“其”有两用焉,一为读之起词而居主次,二以附名而居偏次。指名代字既然可以作“读之起词而居主次”,那么它与居主次的接读代字又有何区别呢?如果说是仅在于有无前词,那么我们可以看看《文通》所举“读之起词而居主次”的指名代字“其”的例子: 三、其为人也好善。(《孟子 四、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 按马氏“读”之观点,“其为人也”、“其为政也”与例一、例二的“其在成周”、“其周天下”都是句中之读,“其”在读中都作起词。两者相较,没有什么不同。之所以把例一、例二中的“其”字看作接读代字,而把例三、例四中的“其”字看作指名代字,其标准就在于有无前词,《文通》指出:接读“其”字,以“其”与前词紧接,而又自为一读,故以别于指名“其”字耳。其实,指名“其”字也是有前词的。比如例四“其为政也”的前词就是上文的“管仲”,只不过没有紧接而已。再看《文通》所举接读“其”字的两个例句: 五、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奸之位,君盟替矣。(《左传 六、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孟子 这两例的“其”字并非马氏所谓的“领起一读”,实际上都是“附名而居偏次”的指名代字。马氏不适当地扩大了“其”的管辖范围,把它们放在了接读代字里。这样一来,接读代字和指名代字就混淆不清。所以,宋先生认为,我们完全有理由对马氏的系统作出调整,结论是“其+动(含静)”之“其”是接读代字,“其+名”之“其”是指名代字,或者说主次之“其”是接读代字,偏次之“其”是指名代字。这一调整并不违反《文通》大的原则。③ 再看接读“所”字 七、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书 八、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礼貌大臣而励其节也。(《汉书 九、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孟子 十、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庄子 马氏认为例七、例八的“所”字皆指“此”,而对例九的分析却是:“所”指“者”字。④例七和例九都是同样的“所以……者”结构,马氏作了两种解说,“所”到底指代什么,此处显得模棱两可。对于例十,马氏分析说:“人之所引”,读也,“所”指“彼”;“引”,外动也;“所”为“引”之止词而先焉。“人”者,读之起词,而“所”后焉。故“所”适居一读之领,常也。⑤这个分析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所”为“引”之止词。二是“所”字的语法位置。在马氏看来,这里的“所”字是插入起词“人”和动字“引”之间的一个介接性成分。所以今天视为名词性词组的“人之所居”、“所居之室”和“所食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