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在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日子,如何让这种重大题材的主旋律的战役性报道贴近受众,不断提升其报道的舆论引导力和感染力,需要理念上的突破和策划上的创新
从今年1月1日起,《三峡日报》经过精心谋划,强力推出的专栏 “讲个故事给党听”,不但在全国新闻界同题报道中首开“第一腔”,而且从理念、内容上让人耳目一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谋划先人一步,首开业内“第一腔”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今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着力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浓厚氛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大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更多的干部群众坚定党的信念,真正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日报编辑部以清醒的政治头脑,在XX年底即策划相关主题,提出要立足宜昌实际、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样式传播核心价值观,以此升华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认知和对党的感情。几经酝酿,该报于1月1日刊发了《讲个故事给党听》专栏征文启事。紧接着,该报用一个整版推出的《闹革命的“幺叔”是我爹》、《笋子沟永恒的灯火》两篇故事同时见报
据了解,从2月上中旬起,中央和有关省级媒体才陆续创办和设置纪念建党90年的专栏和专题。三峡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的有关专家认为,与此相比,三峡日报编辑部不仅谋划早,而且用“讲故事”的独特样式设置专栏,堪称首开业内同类报道战役的“第一腔”
激活民间记忆,受众获得“麦克风”
三峡日报此次征集刊发的文章界定为“故事”,并要求“以讴歌我党的丰功伟绩为红线,以党的9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时空,深情讲述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宜昌这块土地上从事革命、投身建设和参与改革开放的感人故事”
这种界定与要求,使征文和严谨郑重的党史相区别,让更多的普通群众“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不仅如此,“故事”的时间范围可有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段的跨度,更使不同时代的受众获得了“讲个故事给党听”的“麦克风”
由此,沉淀在民间的关于不同年代的记忆被重新激活。《23岁的红军师长刘子泉》、《“红小鬼”拽着骡子尾巴过雪山》回忆的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苦卓绝的难忘历程;《闹革命的“幺叔”是我爹》口述的是宜昌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员胡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鄂西特委秘密联络站的特殊使命》、《抗日时期的一张“拜年帖”》则将读者拉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烽火岁月;《笋子沟永恒的灯火》讲述的是枝江市董市镇原青林大队毛成林、张万福等共产党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自力更生给笋子沟“拉通电”的曲折经历;《德耀峡江铸丰碑》则再现了1996年徐耀德烈士献身三峡库区交通事业的悲怆一幕
这个专栏问世之后,就引起了省委党史办副主任周向阳的密切关注。见报的每篇稿子,他几乎都认真阅读。他认为,三峡日报作为市级党报,在媒体中率先创办专栏,用“群众讲故事”的方式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群众讲、群众看,看得懂、记得住,效果好,这是一种创新
重温峥嵘岁月,增进党群“血肉情”
截至3月中旬,该报已经刊发“故事” 约30篇。这些故事推出后,因为情节生动、事迹感人、文字质朴,在广大读者、网友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原宜昌市委副书记周水舟对这个专栏十分赞赏,认为专栏“以群众视觉,带领读者重温了我党革命与建设的峥嵘岁月”,丰富了党史的内涵。他还特意请人撰写了两千多字的文章,称赞和点评这个专栏的文章。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干部李治国读了这个专栏的文章之后,心情难以平静,他致电三峡日报编辑部,提供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战争年代,当阳市坝陵办事处木林村有一户姓李的家庭,其子女早年均接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全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有四人为革命壮烈牺牲。李治国希望报社派人采访,讴歌先烈不朽精神。编辑部接到这一线索,马上派记者赶赴当阳查证核实,进行深入采访。秭归县读者刘紫荣在给三峡日报编辑部的信中说,“这些故事过去均鲜为人知,或只有作者周围的少数人知晓。当它们经过媒体传播,更多的干部群众知晓后,换来的是对党的理解、支持、敬佩和感激。”
2月中旬,中国记协网在用长篇文章推介这个专栏时称:“三峡日报用讲故事的样式传播核心价值观,感染力强,受众乐于接受,传播效果好。”
创新传播方式,拉长故事“传播链”
三峡日报以创新的思维推出“讲个故事给党听”专栏之后,又与中国宜昌三峡传媒网联手,对相关内容进行集成,在两网上制作了“讲个故事给党听”大型网络宣传专题,拉长了故事“传播链”,拓展了纸质媒体的报道空间
与此同时,报纸专栏还独出心裁,积极与读者、网民三方互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