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测验的开拓期 时期:1904——1915年 特点:教育测验理论诞生 典型事件 1905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 教育测验的兴盛期 时期: 1916---1930年 特征 已发展成为智力测验、学历测验和人格测验三 种不同性质的测验。 典型事件: 1916年,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主持修订了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的智力量表 1921年,华纳德(G·G·Fernald)着手试作人格测验,1924年至1029年,哈芝红(H·Hartshorne)等人组织了人格教育委员会, 1 测验运动的批评期 美国大学教授泰勒(Ralph W.Tyler)于1934年开始了历时8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参与这项实验研究的,除了专业研究人员外,还有300所大学、学院和选择出来的30所中学,这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为了评价其结果,还成立了以泰勒为领导的评价委员会。 1942年评价委员会发表“史密斯——泰勒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 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 从此,教育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很大的发展和不断地完善 3 大发展时期(1958-1972)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他们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人们也重新考察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泰勒模式,认为泰勒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因此许多人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教育评价,先后提出了40多种评价的观点和方法 4 专业化时期(1973年至今) 代表人物:印第安纳大学的古巴(Cuba,E)和维德比尔特大学的林肯(Lincoln,Y.S)。 著作:《有效的评价》(1981)、《自然主义的研究》(1985)、《第四代教育评价》(1989)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 * 教育测验阶段 * 教育评价阶段 * 传统考试阶段 “比年入学,终年考校” ——《学记》 历代封建王朝为选拔人才, 建立了“开科纳士”的科举考 试制度。教育评价思想起源 于考试,就是指这种考试制 度的形成。 教育测验阶段 1 萌芽期 2 3 开拓期 兴盛期 教育测验的萌芽期 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特征:笔试逐渐代替口试 典型事件: 1845年,贺拉斯·曼(Horace Mann)的倡导下,在美国以笔试代替口试,开始了以统一的试卷测验众多学生的新时期。 1864年,英国人费赦(Goerge Fisher)公布《作业量表集》 1897年,莱斯(Joseph Rice)发表《拼字测验》,莱斯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教育测验的创始人 他对20所学校的1.6万名学生所作的拼字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测验表明:8年中每天花45分钟同每天花15分钟进行拼字练习的学生的测验成绩并没有多大区别。 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教育测验之父” 教育评价阶段 测验运动的批评期 1 专业化时期 4 大发展时期 3 平衡发展期 2 * 背 景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波及全球 大批青年失去了就业机会,只能涌向中学 而当时中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升大学为目的,不适应整个社会和失业青年的需要。 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 2 平衡发展期(1942-1957) 布鲁姆(B.S.Bloom)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工作 1963年,克龙巴赫(Cronbach)发表题为《通过评价改进课程》的论文 1966年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也对泰勒模式提出异议 1967年,斯克里芬(skriven)发表了《评价方法论》一文, 70年代中期,斯塔克(Stake)提出了“应答评价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泰勒模式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各种教育评价模式应运而生 。 在这个阶段,教育评价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实证化倾向仍占主要地位,人文化倾向开始萌芽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权运动的高涨,人们研究教育问题时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在评价中的运用 以测验为中心 以目标为中心 以决策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批判性思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