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大学生就业和思想教育
福建省大学生就业和思想教育[摘要]从海西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福建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基本情况,根据海西的特点提出福建省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全程化构建福建省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福建省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这给福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福建高校要更好地为海西建设服务,关键是培养适应海西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近5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均在80%左右,总体比全国70%的就业率高出10个百分点,由于海西经济的特点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并不容乐观
1近年来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基本情况
1.1 岗位紧缩与毕业生人数攀升并存,就业形势严峻
XX年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部分外资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规模缩减或倒闭,海外人员回流,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以厦门市为例,XX年全市共有1194家用人单位申报需求毕业生19392人(比减25.4%),企业需求占总需求数的93.97%(比减25.44%)。XX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开始回暖,但就业总体形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就业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是不重叠的,经济滑坡在前,就业的滑坡在后,也就是说,我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严峻
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XX年、XX年、XX年分别为16万、19万、XX年增至21.3万人。从XX年下半年至XX年上半年福建省各地举办的历次招聘会来看,岗位需求明显萎缩,岗位薪酬总体也比去年下降了300~500元。XX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前9个月,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件是过去5年的总和,使得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中的外贸出口雪上加霜。其中,来自美国、欧盟等重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①。在以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没有明显改变的大形势下,贸易摩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连带的影响。以外向型作为经济发展重点的福建省,其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也会影响到XX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 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质量”有所降低
据福建省人事厅通报数据显示,XX年、XX年、XX年福建省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3.6%、80.3%、80.2%;截止到XX年9月1日,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0.5%。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率也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尽管经济形势很严峻,但在各界的努力下,福建省XX年就业率仍然保持在80.5%,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XX年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高专,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将近4个百分点。调研中还得知,从就业类型上看,高职高专有接收函的比较多,其次是本科生,最后是研究生,但签约率则是研究生最高;从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上看,也是研究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高职高专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都比较差。因此,虽然说XX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均有所下降
2我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2.1.1 就业地区取向不平衡
在我省,地区差异明显,大部分学生就业倾向于厦门、福州以及漳州、泉州这些地区。福建XX年毕业总人数的72.33%、71.46、65.76%,在厦门就业的分别占总人数的59.74%、54.78%、49.72%,在省内其他地市就业的也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漳州三地区③。这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办学服务于地区建设的思路,另一方面,就业地区取向太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只会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1.2 专业结构矛盾仍突出
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单位找不到人才,大量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主要是专业结构上的矛盾。比如在厦门,目前紧缺人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先进制造业,包括光电子产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IT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二是13条产业链,包括航空工业,船舶、汽车,工程机械,运动器材,烟草等。三是电器开关城、核电站开关等。专业结构性矛盾是制约福建省大学生就业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2.2 毕业生就业观念调整相对滞后
当前,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就业机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但一些大学生思想准备不充分,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能有一份好工作的陈旧观念上
从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都选择在沿海一带城市。尽管大城市可能会给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海西建设势头的带领下,福建省其他地区都逐渐呈现出发展的良好势头,如近年来闽西发展迅速,就业岗位剧增。因此,大学毕业生对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