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维度上历史政治寓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维度上历史政治寓言

空间维度上历史政治寓言台湾解严后,象征权威的官方大历史叙述解体,也带来了原来被压抑者的众声喧哗。“如何诠释台湾”成为台湾文化场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许多作家也纷纷转向,介入历史书写场域,至世纪末,后现代思潮进一步瓦解着原有的价值体系,此时李永平却以“不合时宜”的现代主义姿态,试图在台湾的地理空问中重新寻找“中国性”,并书写了一部沉重的现代都市的警世寓言,其现代主义的启蒙姿态和追求乌托邦的执着,与其“保守”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了奇妙的张力,但如同张诵圣所说,这也不过是解严后台湾文化场域中改写“台湾,中国现代史”的众多版本之一 李永平在《海东青》中描绘了一个大学教授靳五在台北都市到处游荡的经历,曾经的伊甸园已然如地狱般鬼影憧憧,到处充满了末世的景象:道德沦丧、信仰失落、传统的家庭伦常与人际关系都在金钱的碾压下分崩离析,而靳五就在这废墟中寻找着救赎的希望。因此其“浪子”般不断漫游的状态,也被赋予了一种孤独的英雄主义色彩,不仅隐喻了他失根无家的历史宿命,也是他凸显自身主体性的宣誓姿态,编织着他与现代化都市的拮抗与对话 《海东青》的书名即指明要书写一部关于台湾的寓言,而寓言二字凸显了作者现代主义的启蒙意识和批判视野,本雅明曾说道:“在这种文学的发展中,古代诸神的世界必须消失,而能够保存这个世界的恰恰是寓言,因为对事物瞬间性的理解以及要拯救从而永久保存它们的关怀,正是寓言的最强烈动力之一。”他认为,“寓言正像丢勒的著名版画《忧郁》展示的那样,阴郁的表现了世界的黑暗、自然的颓败与人性的堕落。”而这无疑是李永平创作动机的真实写照,他曾在一篇访谈中说道,“他要在《朱漫游仙境》中以朱等小女生早熟的眼光揭露社会的诸多病态,他要在作品中评论的不只是台北社会的乱象,更应该包括成人世界,包括他自己。”描写恶,是为了追求善,因此,台北都市在靳五的漫游与观看中,被叙述成为关于历史、文化、性别与现代性的深刻寓言,其路线的移动、交会、转折、停顿,形绘出城市的空间地图,将空间场域私人化、历史化、寓言化,书写了一部空间维度上的历史政治寓言 一、从故乡到异乡――历史与空间的辩证与错位 当李永平在序言中表达出对过去与现状的忧思的时候,历史的悲情就已经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基凋,但是他将历史书写空间化,从历时的时间思维转移到共时的空间思维,探索台湾历史与文化断裂与冲突的现状,从个体行走于都市空间的观察连结到叙述者个人的感官经验与心理空间,使两者之间产生互动,互相指涉,而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漫游者 《海东青》里面的主人公靳五是一个典型的漫游者,他刚从国外回到阔别八年的台湾,刚下飞机就开始了在台北的第一次漫游,他数次自嘲自己是“浪人”“浪子”,“客家人爱漂流”,在繁华热闹的都市中却充满了孤独流离的味道,犹如一个无家的放逐者,又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气质的“拾荒者”。不仅如此,他复杂的身份认同又加深了他的浪子情结――他的家乡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但他又是一个客家人,同时又客居台湾,这种地理上的故乡与文化上的原乡的错位与冲突,形成了书中独特的空间维度。可以说,《海东青》中的都市空间就是靳五人生经验的投射。王德威认为,李永平最大的企图就是描写原乡,“李永平这位来自南洋的侨生,一心向往中国。但他心目中的中国与其说是政治实体,不如说是文化图腾,而这图腾的终极表现就在方块字上。李对中文的崇拜摩裟,让他力求在纸上构筑―个想象的原乡,但在这个文字魅影的城国里,那历史的中国已经暗暗地被消解了。” 而且《海东青》中还存在着许多漂泊失家的浪子,午夜在街头徘徊的老兵,已是白发苍苍,为了回到大陆终日在街头徘徊等车,朱钨的爸爸也是一个失家的浪子,家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偶尔回想起父老乡亲只能一声长叹,这些浪子飘洋过海,连接着大陆和台湾两个时空,身上镌刻着历史的伤痛和悲情,从故乡到异乡的转换也让他们充满了失落和无奈,空间的失落也带来人性的扭曲,他们不是一蹶不振,就是发疯失常,或者流落街头,他们身上负载的历史也同那个时空一起被遗忘和埋葬。可以说,故乡和异乡的撕扯,一直是困扰李永平的原罪,在他眼里,故乡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离开故乡,就是离开家园,浪子在启程的那一刻,就被蒙上了背弃和遗弃的阴影。但是,对李永平来说,何处是故乡呢?婆岁洲?台湾?还是大陆?对家的不懈的探寻,也成为他不断漂泊,不断追寻的动力,而在这不停转换的空间之下,隐含着李永平重建历史的企图 列菲伏尔认为:“空间生产就如任何商品生产一样,它是被策略性和政治性生产出来的。因而,空间是人造的,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纯粹形式的,不是理性抽象的,……总之,空间不是自然性的,而是政治性的,空间乃是各种利益奋然角逐的产物。它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浇铸而成。空间从来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过程而保有一个自主的地位,事实上,它是社会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