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弘扬苏区精神对构建与谐赣州几点启示.doc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构建与谐赣州几点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构建与谐赣州几点启示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构建与谐赣州几点启示[摘要]苏区精神不仅是赣州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的根基和精神依托,而且还是立足赣州实际、构建和谐赣州和发展赣州的关键。文章拟从信仰问题、民生问题、利益均衡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公务员素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希冀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苏区精神;和谐赣州;启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XX年1月至1934年10月,从毛泽东、朱德分兵下井冈山建立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开始,直到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离开苏区。她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的一股浩然正气,是建设中央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心理支撑,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源泉。在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和谐政权,成为独立、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雏形,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党的成熟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以苏区精神为依托,立足赣州实际,就构建和谐赣州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启示,也是赣州市委市政府在未来几十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信仰问题 苏区时期的革命形势极其严峻和复杂,赣南地区历来经济发展落后,在大革命之后白色恐怖的危机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还要与“革命急性病”和王明“左”的路线等错误思想作斗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也是新时期推动赣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植根于中国几千年来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中,萌芽并形成于井冈山精神之中,发展和丰富于苏区精神之中,逐渐深化并贯穿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的中国特色革命精神之中。正是因为这种信念和精神,中国人民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不断奋起。正是因为这种共产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方面,西方绝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思想泛滥;另一方面,我国的落后思想和封建糟粕等传统价值观念卷土重来,导致了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的一些混乱 在构建和谐赣州的大背景下,赣州人民坚持什么样的信仰,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性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们的指导思想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就表明,无论在和谐赣州建设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坚持的信仰就是我国的指导思想。当然,结合赣州的实际,我们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就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发挥学校、社区、农村等主阵地的作用,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让这一精神财富在赣州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赣州提供思想保证 二、民生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人们生活在新军阀混战的水深火热之中,人民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最早的革命政权,当时所颁布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婚姻法》《土地法令》等一系列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措施,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这一苏区精神产生的根源 民生问题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构建和谐赣州,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问题。赣州市XX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XX年,赣州市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和谐平安局面进一步巩固。主要是落实了“八个重点”,为市民办好了52件实事。经过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工作,赣州市社会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今后几十年,赣州市要集中主要精力关注民生问题,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继续优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第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加强政府引导,扩大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第三,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利益均衡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