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四大基本变形复习 1.轴向拉伸与压缩 2.剪切 3.扭转 4.弯曲 P P P P 杆内纵向纤维的伸长量是相同的,或者说横截面上每一点的伸长量是相同的。 1.轴向拉压 受力特征:受一对等值、反向的纵向力,力的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变形特征: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横截面沿轴线平行移动 1.轴力:拉正压负。轴力图 2.横截面上的应力: 3.变形公式: 4.强度条件: 5.材料的力学性能: 两个强度指标,两个塑性指标 轴向拉压小结 例1-1 图示为一悬臂吊车, BC为 实心圆管,横截面积A1 = 100mm2, AB为矩形截面,横截面积 A2 = 200mm2,假设起吊物重为 Q = 10KN,求各杆的应力。 A B C 首先计算各杆的内力: 需要分析B点的受力 Q F1 F2 A B C Q F1 F2 BC杆的受力为拉力,大小等于 F1 AB杆的受力为压力,大小等于 F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知: 最后可以计算的应力: BC杆: AB杆: 例1-2:图示杆,1段为直径 d1=20mm的圆杆,2段为边长a=25mm的方杆,3段为直径d3=12mm的圆杆。已知2段杆内的应力σ2=-30MPa,E=210GPa,求整个杆的伸长△l CL2TU10 解: 例1-3:图示空心圆截面杆,外径D=20mm,内径d=15mm,承受轴向载荷F=20kN作用,材料的屈服应力σs=235MPa,安全因数ns=1.5。试校核杆的强度。 解: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材料的许用压力为 工作应力小于许用应力,说明杆件能够安全工作。 2.剪切 剪切变形的特点 外力与连接件轴线垂直 连接件横截面发生错位 我们将错位横截面称为剪切面 工程上往往采用实用计算的方法 可见,该实用计算方法认为剪切剪应力在剪切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许用剪应力 上式称为剪切强度条件 其中,F 为剪切力——剪切面上内力的合力 A 为剪切面面积 1、剪切强度的工程计算 2、挤压强度的工程计算 由挤压力引起的应力称为挤压应力 与剪切应力的分布一样,挤压应力的分布也非常复杂,工程上往往采取实用计算的办法,一般假设挤压应力平均分布在挤压面上 挤压力 挤压面面积 许用挤压应力 例 图示拉杆,用四个直径相同的铆钉连接,校核铆钉和拉杆的剪切强度。假设拉杆与铆钉的材料相同,已知P=80KN,b=80mm,t=10mm,d=16mm,[τ]=100MPa,[σ]=160MPa。 P P 构件受力和变形分析: 假设下板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予考虑 上杆(蓝杆)受拉 最大拉力为 P 位置在右边第一个铆钉处。 拉杆危险截面 拉杆强度计算: b t d 铆钉受剪切 工程上认为各个铆钉平均受力 剪切力为 P/4 铆钉强度计算: A B A B j g Mn Mn 受力特点:构件两端受到两个在垂直于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两力偶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扭转角: 任意两截面间的相对角位移。 轴:以扭转变形为主的杆件。 返回 3.扭转 小结 扭转圆轴的切应力计算公式: 最大切应力公式 扭转圆轴的横截面 上切应力分布规律 相对扭转角 单位长度 相对扭转角 返回 例3-1: 传动轴如图所示,转速 n = 500转/分钟,主动轮B输入功率NB= 10KW,A、C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 NA= 4KW , NC= 6KW,试计算该轴的扭矩。 A B C 先计算外力偶矩 计算扭矩: AB段 mA T1设为正的 T1 BC段 T2设为正的 mc T2 例3-2:内外径分别为20mm和40mm的空心圆截面轴,受扭矩T=1kN·m作用,计算横截面上A点的剪应力及横截面上的最大和最小剪应力。 CL5TU11 解: 例3-3:已知一直径d=50mm的钢制圆轴在扭转角为 6°时,轴内最大剪应力等于90MPa,G=80GPa。求该轴长度。 解: 我们只研究矩形截面梁的弯曲 矩形截面梁有一个纵向对称面 当外力都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弯曲也发生在该对称面内,我们称之为平面弯曲。 因此,我们可以用梁轴线的变形代表梁的弯曲。 返回 4.弯曲 截面法求剪力和弯矩 P1 P2 RAy A B RAx RB P1 RAy a a M Q 对截面中心建立力矩平衡方程 m m RAx 截面法: 切、留、代、平 横截面上 某点正应力 该点到中性轴 距离 该截面弯矩 该截面惯性矩 某截面上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截面的上下边界上: WZ 称为抗弯截面模量,Z 为中性轴. CL8TU3-2 一、变形几何关系 (1)求支座反力 (2)列剪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