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孩子眼中全民大炼钢铁
一个孩子眼中全民大炼钢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照片正中靠前的部位是一个炉子,正往上窜出高高的火焰,火焰边有两位戴着墨镜、身穿防护服、手拿钢钎的人,居于略高的土堆上。借着炉火,可以看到数十个学生模样的人,在夜色之中,兴奋而好奇地观看着……
照片的说明是:“上海市和平高三第二班同学发挥了无比干劲,用土炉坩锅炼出高级钢。”时间是1958年10月8日
这张照片把我们带回到大跃进的年代之中。记得我当时才念小学二年级。虽然年纪小,但大人们的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的父母、长辈们,每天都早出晚归,参加单位内的大炼钢铁运动。我们学校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们也在学校操场边的一块空地上摆开了战场:先是清除垃圾杂草,然后是平整地面。随后,又不知从哪儿搬来了一些耐火砖……
当时学校也向我们发川了号召:要求我们向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为我们学校炼出第一炉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譬如说,去捡一些废钢铁、废砖头(耐火砖)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土炼钢炉需要这些……那时我们人虽小,但志气却不小。在父母、长辈们的影响下,在学校老师和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带动下,我们也摩拳擦掌,干劲十足,准备为学校的炼钢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具体说来,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劳动竞赛
当时也有不少有利条件,那时的小学课业负担轻。四年级以下基本上是下午没有课的,到了五、六年级,每周才有一两天下午安排两节课通常,下午的时间主要让我们自习,做回家作业。一般由三四个,最多五六个住家邻近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家,作为开展小组活动的地点。现在则在开完小组活动(做作业,自习)后,将原来玩耍的时间,用来捡废铁、废砖而已。同时,去捡废钢铁、废砖头,对我们来说也是件新鲜事。尤其对我们这些从小就循规蹈距的小学生来说,也可借此机会多跑些地方,熟悉熟悉周边的环境。因为一般来说,学校老师要求我们开完小组后,马上回家。不得在外逗留,更不得随处乱跑,以使学校、家长放心。大多数学生一般都遵守这一规定。现在好了,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外面转悠了。但老师规定,必须由学习小组长带领,集体活动
开头两天的成绩还算可以。大家各自在自己家里“挖潜”,一般说来,家里总有一点破搪瓷脸盆、坏自来水管和旧菜刀之类的东西,正好拿来派用场。但两天一过去,该找的地方都已找过,能够看见的废铜烂铁都已先后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于是,每天下午我们开完小组会,各自回家放好书包后,再挎上一个自家买菜用的竹篮子,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出发捡废钢铁和废砖头去
我们也和大家一样,放出豪言,要争取班级第一。但是,几个下午跑下来,才知此非易事。第一,每天我们就是从家里到学校,又从家里到学习小组(也就是在居家附近),其他地方很少去。而在这条道上,别说是根本见不到什么废钢铁、废砖头之类的东西,即便是偶然有一两个螺丝帽之类,也早就让眼尖的同学捡去,哪里还轮得上我们!这时,我们真希望长就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老远就能发现废钢铁、废砖头……结果自然令人失望: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隔天上学,发现班级里像我们这种结果的学习小组还不少。当然,也有一两个学习小组的成绩颇为喜人:他们不仅捡到了废砖头,也捡到了废钢铁。其中就包括废旧的螺丝、螺帽、废铁块、断钢锯条及一些我们也叫不出名堂的废旧机器零件。显然,这些零件个头都不大,要不,凭我们这点气力,怎么能搬得动呢?至于废砖头,个头就相对大了点。一般来说,一个竹篮子至多能装两三块,多了既装不下,也拿不动。看着别人的成果,真叫我们眼红。于是就千方百计地打听,这些废钢铁、废砖头是从哪里捡来的。开头,出于竞争的本能,他们还向我们保密。经不起我们的软磨硬缠,这才向我们露了底。原来有的同学的家离学校比较远,其家附近有不少工厂,其中有的是冶炼厂,有的是机器厂,也有的是玻璃厂、翻砂厂。从这些工厂的废品堆栈中,自然可以找出我们所需的废旧砖头、废钢铁……
哪个小组捡到的废砖头、废旧钢铁越多,贡献就越大。一开头,我们还闹了不少笑话。一说要旧砖头,心想这还不容易?地上哪里都是,随便捡几块不就成了。但一送到学校才知道,普通的砖头根本没用,学校要的是那种白色、长方形的耐火砖……还有的同学未经家长的同意,擅自将家里的诸如烧煤球炉用的铁火钳、通煤球炉用的铁通条之类东西也当作废铁拿到学校,结果导致家长找上门来……
我们也亲眼见证了照片(2)的场景。这是一张正在拆卸铁门的照片。照片的右面有三个男子正托着一扇刚卸下来的铁拉门,边上有三四个人观看。从照片的左方隐约可见“正广和”三个字的冰柜;再从冰柜上面摆放的玻璃柜,可以推测出这是一家食品杂货店。照片下方的说明是“职工们正在拆下无用的铁门去炼钢。”时间是1958年8月28日。远的不说,在我原来居住的弄堂口也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