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巡抚林富乞罢采珠苏民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广巡抚林富乞罢采珠苏民困

两广巡抚林富乞罢采珠苏民困写中国珍珠史,有一个人绝对绕不过去。这个人,便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两广巡抚林富。林富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最擅长写奏疏一类的文章。他出任两广巡抚期间,写下的两篇关于南海珍珠的奏疏《乞罢采珠疏》和《乞撤看守珠池内官疏》,成为中国珍珠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林富,字省吾,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诗礼传家、英杰辈出的名门望族“九牧林”家族。林富的家族之所以被称为“九牧林”,是因为唐朝天宝年间,他的祖先中一母所生的9个儿子全都学有所成,官至刺史,为世人所称颂。林富的祖先中有一位叫林藻的人,是盛唐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此公年青时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珠还合浦赋》博得主考官的赏识,称赞此文写得文采飞扬,如有神助。林藻凭这篇文章考中了进士,这篇文章也一时间在海内广为传诵,让林藻一举成名。巧的是,数百年后,“九牧林”的后裔林富又以两篇关于合浦珍珠的奏疏名垂青史 林富自幼聪慧过人,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小年纪便精通诗文。当林富还是孩童时,有一年的元宵节天阴无月,当地知府在衙门里排乐张灯,举办庆祝活动,与民同乐。林富跟着祖父前去游玩,行至大堂时,忽然看见堂鼓,顽皮好动的林富十分好奇,趁祖父不备,跑上前去拔下鼓槌,猛击了堂鼓一下,惊动了坐在大堂上应酬宾客的知府大人。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祖父急忙上前夺下鼓槌,怒气冲冲地呵斥林富。知府大人却并未发怒,他把林富叫到跟前,问明是大名鼎鼎的“九牧林”后裔,又见这孩子长得伶俐,想试试他的才学,随口出了一句上联给他对:“元夕月无光,点数盏灯,助嫦娥生色。”林富歪着小脑袋瓜子思索片刻,应声对道:“立春雷未发,击一声鼓,代天帝宣威。”知府大为惊异,对堂上宾客说:“这孩子将来的功名必定在我们这些人之上。”后来,这位慧眼识人的知府所发的预言果然得到了验证,林富当上了比他们大得多的官,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27岁的林富和叔叔林塾一起进京赶考,同榜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大理寺评事的官职。凭借真才实学步入仕途的林富,最厌恶那些靠阿谀奉承混迹官场的邪恶之徒,看见了便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容易触怒权贵,仕途一直险象环生 林富当了南京大理寺评事的七品小官仅3年,孝宗皇帝便去世了,武宗皇帝继位。武宗皇帝名叫朱厚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荒唐皇帝,极好淫乐,成天纵情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到了阉党手中。在武宗皇帝做太子时,服侍在旁的宦官刘瑾天天进献鹰犬、歌舞、角之戏,赢得了皇帝的宠信,被委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重任。此职务权势极大,刘瑾得势之后,飞扬跋扈,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排挤忠良,弄得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刚直不阿的林富对刘瑾的恶行极为愤慨,不自量力地上疏弹劾刘瑾,反而遭刘瑾毒手,被褫衣廷杖三十之后,逮捕下狱 在狱中,林富结识了一个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浙江余姚人王守仁。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之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创始人,因贬谪贵州时曾经居住在修文县的阳明洞,在洞里写出了几篇传世之作,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和林富一样,也是因为弹劾宦官刘瑾被廷杖下狱的,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普通官员遭廷杖后下狱,早就吓破了胆子,要么萎靡不振,要么凄惶自杀。林富和王阳明却泰然自若,竟在狱中研讨起《易经》来。林富为此写下了一首诗《狱中与王阳明讲〈易〉》:“浮云何黯澹,凄风生暮寒。微臣雕朽质,岂敢惜摧残。守法奉明主,时乖良独难。诏书忽下来,械击天牢间。天牢相晓暮,寤寐摧心肝。同患有俦侣,幸接心所欢。王通揽名理,讲《易》夜深阑。夜阑忽有得,明明寸心丹。且保泡沫命,旋当叩天阍。庶几浮云灭,恍惚见天颜。”表达了对宦官弄权误国的深恶痛绝之情,也流露出了盼望得见皇帝昭雪冤案之意 好在武宗皇帝荒唐归荒唐,却不滥杀谏臣。林富和王阳明被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宦官刘瑾抓不到其他把柄给两人定罪,就贬王阳明为贵州龙场驿丞。林富则先是被贬为潮阳县丞,随后又被罢官回家,还被罚米一百石。直到刘瑾谋逆被凌迟处死之后,林富的冤案才得以平反,重新出来做官,历任袁州同知、宁波知府、处州知府、广西参政、广东左布政使等职。嘉靖八年(1529年)正月,林富在时任兵部尚书的王阳明的竭力举荐之下,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广巡抚兼两广提督军务,俨然是集两广行政、军事、监察大权于一身的正二品封疆大吏了 林富在两广为官时,修书院,立驿传,定里甲均平法,筑南海卫城,设大埔县治,多次平定山寇海贼之乱,巩固了南部海疆,维护了国家统一,军功卓著,政绩突出,屡受朝廷褒奖。他又对两广百姓遍施惠政,努力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深得两广民心 林富出任两广巡抚才4个月,就遇到一件棘手之事。嘉靖皇帝朱厚下诏,命两广仿照弘治十二年(1499年)采珠的旧例,采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