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面世经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面世经过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面世经过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曾入选“XX年8月17日,华彦钧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1岁时即失去了母亲。在当地洞虚宫雷尊殿任当家道士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便将儿子托交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给他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把他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自幼便显露出音乐天赋,10岁那年,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的父亲便开始教他以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时,父亲又教他学吹笛子,后来又教他学着拉二胡、弹琵琶。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演奏,被人们誉为“小天师” 父亲去世后,21岁的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又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阿炳生活日渐潦倒。34岁时,他因病而致双目失明,被迫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被称为“瞎子阿炳”。1939年,阿炳与寡妇董催弟结为夫妻,自此俩人相依为命。他们每天早晨出门时,都是董催弟走在前面,用一根小竹竿牵引着丈夫。阿炳则右肩背着琵琶,左肩挂着二胡,缓缓而行。整个白天,他们穿梭于商店、码头及渔船较多的无锡棚下街一带,也时常去有“天下第二泉”之誉的惠山泉等处表演。当婉转、柔美的乐曲响起,人们就知道,那是阿炳正向这里走来。于是,一些人纷纷拥向他,围着他。这样一天下来,尽管阿炳累得腰酸背痛,所得也不过仅够他们夫妇俩的饭钱。若不幸受到地痞或警匪的欺侮、勒索,他们便要饿肚子。黑暗的社会现实,辛酸的人生经历,经过他富有艺术情思的改编、创作,就产生了像《二泉映月》这样一些新的二胡曲或琵琶曲。这些乐曲一经阿炳演奏,颇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很受欢迎,以致他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曾有一些音乐爱好者专程来拜他为师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阿炳,虽然受尽苦难,艰辛备尝,却依然爱憎分明,不畏邪恶。在八年抗战期间,他曾编演过许多诸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讽刺性的乐曲,借以表达他对日军及汉奸卖国贼的极大的义愤。1947年底,他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金圆券害煞老百姓》的说唱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国民党无锡地方官员遂以阿炳“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勒令他不准再在公开场合卖艺,并强行将他关押在戒烟所达两个月之久。此后,他被迫终止了卖艺生涯,生活陷入困境 抢救录音后轰动世界 1949年春的一天,在南京古林寺音乐院进修的黎松寿偶而拉了《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被储师竹老师听到后,立马问:“松寿啊,你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啊?”“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是我们无锡一个卖艺的艺人拉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民间顶顶有名的瞎子阿炳啊!” 这时杨荫浏老师从房间里走出来,关切地问道:“你们是在说阿炳吗?他还曾是我的琵琶老师呢!我跟阿炳很久没见了,他近况怎样?”黎松寿有点难过地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而且经常吐血。”杨荫浏嘱咐说:“你这次回无锡的时候,先把他的二胡曲子谱写下来,将来如果我们有了外国的录音机,再去想办法把它录下来吧!” 后来,鉴于阿炳的身体每况愈下,经黎松寿催促,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和曹安和,带着学院新购置的进口钢丝录音机,于1950年8月底来到无锡,会同黎松寿,开始了录制当地道教音乐的工作,为瞎子阿炳的民间音乐作品录音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来到阿炳住处,当杨荫浏等向他说明来意后,才知道他的二胡坏了,且他已两年多没有摸过乐器了。杨荫浏等设法给阿炳借了一把二胡,并与他约定,等他先练上几天后再录音。9月2日晚7时,在当地崇安寺附近的三圣阁里,对阿炳的录音工作正式开始 在准备录音的当儿,阿炳大惑不解的问杨荫浏:“杨先生,这个录音是怎么一回事啊?”“你就拉你的。”“好的,好的!” 紧接着,杨荫浏吩咐曹安和:“我说一二三后,阿炳就开始!”于是,随着杨荫浏的口令,阿炳立即开拉,乐声响起来了,录音机也同时开录。站在阿炳旁边的杨荫浏,深为这悠扬的二胡曲所陶醉,连声赞叹道:“这个好!这个好啊!” 当阿炳拉完第一首曲子,杨荫浏兴致勃勃地问他:“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我就是这样随便拉拉的,天长日久,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不行的,你拉这样的曲子总归要有个名字才好。” 阿炳低垂着头,闭上眼睛,陷入沉思。杨荫浏赶忙点燃一支香烟,给他叼在嘴上,然后追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荫浏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 这时,黎松寿提出建议:“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广东乐曲中有首《三潭印月》,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 杨荫浏说:“这样呢,有点像抄袭别人,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湖,就用映山湖的映换那个一口印的印,叫它《二泉映月》吧!” 阿炳当即点头说:“好!好!好!你(杨荫浏)的学问大,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