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 宝鸡文理学院
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系 精品课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Gagne,1992) 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Merrill,1996)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Patten,1989) 教学系统设计: 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观 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基本要素 教学系统特征 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等级制:系统的相对性 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目标控制 与环境相互作用:开放的思想 平衡:稳定与自我维持:自学系统 变化和适应性:个人的发展系统 等同终结 教学系统基本层次(由低到高): 机构层次的系统 管理层次的系统 教学层次的系统 学习层次的系统 教学系统与环境 教学系统层次与环境 教学系统设计 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 系统方法采用的步骤 (1)系统的阐述所要解决问题的背景、目标、约束条件及假设。 (2)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3)比较分析各种方案,设计出最佳方案。 (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方案的实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发现不足及时修改,直到实现理想设计为止。 (6)运用、推广。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观 教学系统设计的本质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理论性的活动。 同时,教学系统设计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理论性是基础,创造性是关键。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 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 九阶段教学事件 学习结果分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瑞格卢斯等的精细加工理论(ET) 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 教学条件、教学策略、教学结果 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教学传输策略 宏策略 微策略 细化理论(ET) 成分显示论(CDT) 细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用“一二四七”概括 一个目标:按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 两个过程:“概要设计”和“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四个环节:选择(selection)、定序(sequencing )、 综合(synthesizing)、总结(summarizing)。 七种策略: (1)确定整门课程的细化顺序 (2)确定每堂课的内容设计 (3)用于确定总结的内容及总结的方式 (4)用于确定综合的内容及综合的方式 (5)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 (6)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 (7)用于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 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 发现 运用 记忆 事实性 概念性 过程性 原理性 目标和内容相结合组合成10种教学活动成分,每种教学活动成分与各种教学目标有一一对应关系(表1.3)——“成分显示论”来由。 梅瑞尔的ID2和ITT ID2的核心是“教学处理理论”(ITT)——教学处理就是“教学算法”,即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是使学习者获得某类知识技能的交互作用模式。ITT实际上是为开发教学设计专家系统而提出的理论,内容集中在认知领域。 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认为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导入、主体、结论和评定。 二、国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 何克抗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郑永柏的教学处方论 李克东、谢幼如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 第三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式 一、模式的含义和功能 含义: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 功能: 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 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 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 二、ID1和ID2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有显著作用,可以作为划分ID1和ID2的依据。 ID1的标志:学习理论方面,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刺激—反应)作为其理论基础。 ID2的标志:学习理论方面,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基础。 1、ID1的代表性模式 ----“肯普模式” (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 、教学资源、教学评价 (2)三个主要问题 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教学目标) 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素描结构造型的方法与表现技法pps.ppt
- 一种基于耦合度量的类间集成测试序的确定方法 - 计算机学报.pdf
- 地下隧洞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 - 自然灾害学报.pdf
- 可液化土中地铁结构的地震响应 - 岩土力学.pdf
- 异丙酚后处理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oll 样受体4 表达的影响.pdf
- 氮硅添加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 兰州大学.pdf
- 多孔vn 纳米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pdf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结构及支架的研究与进展 -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 .pdf
-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技术综述及研究进展 - 中国机械工程.pdf
- 钌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ingenta connect.pdf
- 电子活度的物理意义.ppt
- s 与金属共掺杂tio2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 89-686(人身保护设备) -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doc
- 氧缺陷bi2wo6-x 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 无机材料学报.pdf
- 协方差分量矩阵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和最小模不变无偏估计.pdf
- 以微弧氧化技术制备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 - 龙华科技大学.pdf
- 大弹涂鱼卵细胞发育的显微和超微结构pdf (5683kb).pdf
- mjs-1双炉型炼焦煤基氏流动度试验机研制.pdf
- [电子课件] chap 13.ppt
- hollias-lec g3 plc 在sic(碳化硅)晶体生长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df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gb50150.docx VIP
- 红旗-红旗H7-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旗H7PHEV-CA7200PHEVA-H7PHEV用户手册.pdf VIP
- 中新初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模板(二篇).doc VIP
- 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分包合同8篇.docx VIP
- 医院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资料搜集整理.docx VIP
- 2025年版手卫生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docx
- 冬季传染病预防PPT(完整版).ppt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