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语文》基础版 第四册 十首足矣.docVIP

课后习题 《语文》基础版 第四册 十首足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后习题 《语文》基础版 第四册 十首足矣

十 十首足矣 一、关于字词 (一)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1.羁旅: 2.眷念: 3.毛骨悚然: 4.颟顸: 5.维系: 6.情愫: 7.戕害: 8.吁请: (二)填空。 1.刘心武,当代作家,他善于把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创作作风严谨,意蕴深厚。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 2.写出下列诗句的上下句。 (1)谁言寸草心, 。 (2)举头望明月, 。 (3) ,只是近黄昏。 (4)野火烧不尽, 。远芳侵古道, 。 (三)选择。 1.选出下列词组结构类型相同的一组( )。 A.令人发指 引人注目 鲜为人知 请君入瓮 B.厚尘积垢 家喻户晓 眼高手低 截然不同 C.成千上万 可歌可泣 千古绝唱 瞬息万变 D.毛骨悚然 锋芒毕露 众口铄金 形神毕肖 2.下列诗句和作者、作品连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春晓》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二、关于课文 (一)简答。 1.从全文结构看,十首唐诗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2.作者认为《游子吟》列在榜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判断正误题。 1.《十首足矣》是一篇杂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刘心武,他从香港最受欢迎的唐诗选举入题,通过对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精华的十首唐诗的评析,激发人文情怀,呼唤对真善美的追求。 ( ) 2.《十首足矣》的作者刘心武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以人们对诗歌大众化的理解为基础,从新颖的角度对十首唐诗进行了读、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理解和感受,从心灵上、精神上给读者上了一堂丰富的精神熏陶课。写法灵活,语言质朴,意境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以新的启迪。 ( ) 3.十首唐诗在结构上并没有刻意安排,但从第一首游子外出,中间几首的行路、赏玩,到最后的回归故里,正好比一次人生经历,也好比人心灵上的一次净化过滤。从而使文章结构趋于紧凑、严密。这是本文在内容和安排顺序上的特点。 ( ) 4.本文标题《十首足矣》中“足”是足够的意思,作者以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社会中某些人的丑恶行径极度的不满以及向世人提出恳切的呼吁,表达了自己呼唤良知,呼唤人性的美好愿望。 ( ) 5.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依作者看来,诗中“慈母”不单指母亲,而且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了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 ( ) 三、扩展和活动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中的字句解说,不十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B.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C.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和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将皓月月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