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氏法、八木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比较.pdf
斯氏法 八木氏法制备离 体蛙心灌流标 本j==己较
王玉中,孙素珍,蔡智慧,林 玲,郑亚萍,韩 坤,王倩梅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摘 要:目的 比较斯氏法与八木氏法的优缺点,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体重8O一12og蟾蜍84只,随
机分为斯氏组和八木氏组,由我校2006级临床专业3班的84名学生按照斯氏法和八木氏法2种操作完成标本制备,待实
验结束解剖标本。结果 2组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081 2,P0.05)。斯氏组插管时间和标本离体所需时间短于
八木氏组。八木氏组标本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大于斯氏组。标本解剖显示,斯氏组瓣膜损伤率为57.14%,而八木氏组未发现损
伤。结论 2种方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验目的、教学对象、实验时间、科研要求选择不同方法。
关键词:斯氏法;八木氏法;离体蛙心灌流标本
中图分类号:CA2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01—0116—02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普遍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也是人体生 氏法和/L,-~氏法操作过程,然后分组进行操作。
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医学机能实验中常用 1.3.1斯氏法 取蟾蜍1只,破坏脑和脊髓,以四肢软瘫为度,
的观察心脏活动的方法。目前。各院校和研究单位采用的灌流 仰卧固定于蛙板上,粗剪刀剪开腹胸部皮肤和肌肉,剪除胸骨,
方法(斯氏法和/L,-~氏法)很不一致,斯氏法普遍被应用f1]。我们 充分暴露心脏,在右主动脉下穿一线结扎右主动脉,左主动脉
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旨在为操作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 下穿2根线打活结备用,动脉主干下穿线,用玻璃针将心脏翻
达到预期完成实验和提高实验结果正确性的目的。 至背面,在静脉窦以外结扎前后腔静脉、左右肝静脉、左右肺静
1材料和方法 脉(勿结扎静脉窦)。然后将心脏翻向腹面,用眼科剪刀在左主
1.1对象 动脉近心端剪一斜口。取装有少量任氏液的刻度蛙心套管f用
蟾蜍84只,雌雄兼备,体重8O~120g,精神状态良好,由我 右手拇指堵住套管外口,食指和无名指夹持套管,左手提起动
校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等分为斯氏组和八木氏组。 脉干左侧分支远端结扎线,将套管尖端自斜口插入动脉腔内,
1.2 II1品 插至动脉圆锥时略向后退,在心室收缩时,沿心室后壁方向插
1.2.1试剂和药品 任氏液、0.65%NaC1、1%KC1、2%CaClz、3%乳 入心室,管内液面随心室跳动而上下波动表明插管成功,用近
酸、2.5%NaHCO3、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 000肾上腺素、 心端备用线结扎并固定于套管侧壁的小钩上。提起套管,在结
1/10 000乙酰胆碱。 扎线远心端剪断周围组织,将心脏离体。随即用任氏液反复换
1.2.2装置和器材 MS4OOOU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张力换能 洗套管内液体至完全澄清。用双凹夹将刻度蛙心套管固定于铁
器、刻度蛙心套管、动脉插管(自制)、蛙类手术器械、铁支架、万 支架上备用(见图1)。
向滑轮、双凹夹、蝤 杠杆、蛙心夹、蛙板、滴管、棉线。 1.3.2八木氏珐 同斯氏法暴露心脏,辨认心脏周围血管,眼科
1.3实验操作 剪打开心包和周围系膜,采用4线法结扎操作,镊子提出两肺,
从我校2006级临床专业3班中选择84名学生,随机等分 右主动脉弓下穿线连同右上腔静脉和肺静脉—并结扎,在左主
为2个实验小组。2组学生基本情况一致。先由同一教师示范斯 动脉下穿2根线,靠心脏的线打活结备用,另一线连同左上腔
参考文献: 中国医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