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034论文名:基于树枝状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034
论文名:基于树枝状聚合物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李小杰,张洪吉,施冬健,陈明清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 号214122
摘要:本研究以表面接枝聚乙二醇链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EG-PAMAM)为纳米载体,制备了两种分别用于光动力治疗和化学治疗的纳米药物,并探索了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将PEG-PAMAM 与羧基化富勒烯(C60-COOH)按不同摩尔比在THF 中络合形成PEG-PAMAM-C60 超分子纳米复合物,并探索了其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TEM)、核磁共振(1HNMR)等手段验证了PEG-PAMAM-C60 超分子纳米复合物的核-壳结构、较高的C60 络合效率及良好的单分子稳定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PEG-PAMAM-C60 超分子纳米复合物自身毒性较低,但是在可见光辐照下又可以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2)以PEG-PAMAM-AuNP 为纳米载体,在AuNP 表面连接巯基化阿霉素分子,从而间接实现了抗癌药物在PEG-PAMAM 内的高效负载。UV-Vis 测定表明,相对于不含AuNP 的PEG-PAMAM,PEG-PAMAM-AuNP 对LA-hydrazone-DOX 的负载能力显著较高。体外细胞实验表明PEG-PAMAM-AuNP-LA-hydrazone-DOX 纳米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能力。
关键词:树枝状聚合物 纳米药物 光动力治疗 pH 响应性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035
论文名:超支化聚三唑-纳米银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
作者:伍建华,王俊芳,刘雯梅,谢美然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 200241
摘要:炔-叠氮点击化学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良好的选择性等优点,在功能性聚合物的合成中有广泛应用。本文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含三乙二醇为末端基的超支化聚三唑(hb-PTA-OEG);其中,高密度的三唑与乙氧基单元,赋予聚合物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由于其能与银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因此,以二甲基甲酰胺为还原剂和溶剂,hb-PTA-OEG 为稳定剂,得到了超支化聚三唑-纳米银复合材料,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得纳米银粒径为18 nm。该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
关键词:点击化学 超支化 聚三唑纳米银抗菌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036
论文名:可逆点击交联稳定型多功能聚合物药物载体的研究
作者:魏静,刘航,曾鑫,曹志婷,丁明明*,宋妮佳,谭鸿,李洁华,傅强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5
摘要:为了实现多功能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可逆交联稳定,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一种新型含有二硫键的二叠氮交联剂(N3EA-TDPA-N3EA),并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对侧链含有活性炔基的多功能聚氨酯纳米胶束进行界面交联,得到了可逆和可控交联稳定型多功能聚合物胶束。使用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交联聚氨酯胶束的稳定性和交联可逆性。结果表明交联后胶束粒径为100 nm 左右,粒径分布变窄,表面电荷增大,稀释稳定性显著提高。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处理后的交联胶束则稳定性明显降低,表明该交联聚合物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刺激响应性。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该交联稳定型多功能聚合物胶束能够更加高效地将阿霉素(DOX)输送到肿瘤细胞内,在多功能药物传递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智能稳定型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可逆交联 点击化学 刺激响应 多功能聚合物胶束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037
论文名:PVA 对P(NIPAM-2-AAPBA)微凝胶相转变行为的影响的研究
作者:唐卓,关英,张拥军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1
摘要:通过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M-AAc))微凝胶,然后在EDC 催化作用下用2-氨基苯硼酸(2-APBA)对微凝胶进行改性得到了P(NIPAM-2-AAPBA)微凝胶。改性后的微凝胶仍具有良好的温敏性,微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为32oC。往微凝胶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聚乙烯醇(PVA),通过动态光散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微凝胶的相转变行为。可以看到少量PVA 的加入让P(NIPAM-2-AAPBA)微凝胶粒径大幅收缩,导致微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满洲里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DOC
- 2007年上半年质量管理工作诊断会内容-东风车身部件公司综合信息网.PPT
- 2008年第五届清华杯全国高级中学化学科能力竞赛笔试试题与解答.PDF
- 2008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DOC
- 2008年高考地理热点新题设计一、《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获通过.DOC
- 2009年九江市生物学科中考研讨会会议材料-九江县第三中学.DOC
- 2008年11月24日总第946期-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党委网.PDF
- 2009年29卷第1期-气象科学.DOC
- 2009年度获奖项目简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DOC
- 2009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河北省科技厅.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