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玉茹失而复得珍贵画册
李玉茹失而复得珍贵画册XX年5月18口,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带着一本珍贵的俄罗斯画册,在上海京剧院办公室副主任励立兴的陪同下,冒着滂沱春雨来到上海华东医院拜见画册的原主人――年高德重的已经卸任的上海京剧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李玉茹。那天,李老一早就梳洗整洁,病号服外套上一件桃红的羊毛背心,端坐在沙发椅上,一边打着点滴,一边静候档案馆了作人员的到来。尽管事先已通过医务人员转达了档案馆即将采访的内容,但当李老戴上老花镜,捧起这本经过岁月的侵蚀,咖啡色的布质封面上已有斑渍的旧画册,尤其是翻开画册亲眼目睹扉页上的两段文字后,老人的脸颊上泛出了微微的红光,眼睛里淌出晶莹的泪花、她用纯正的京腔娓娓开启记忆的闸门,泻五十年前上海人民难忘的五天和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对党的炽热情感。
中苏友谊的纪念品
1956年6月XX年和少先队员的欢呼声,与苏联水兵们在舰船上发出的“乌拉”声响成一片。那五天里,每夜来外滩看望苏联军舰和海军朋友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
在苏联舰队访华的五天时间里,作为当初中苏友好协会会员的李玉茹多次参加陪见和联欢。记忆犹新的是6月25日晚8点,瓦安“波日阿尔斯基”号巡洋舰的后甲板上,举行了向上海市各界代表的告别宴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和上海市党政负责人及科学家、教育家、演员、画家、新闻界代表围坐在几排铺着白台布的长桌周围。宴会中,苏联官兵为中国客人演奏军乐和演唱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在苏联官兵的邀请声中,上海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唱了一段京剧答谢。宴会即将结束时,中苏朋友互赠礼物。舰长阿纳托利(音译)将莫斯科国立造型艺术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俄国画家《瓦西里》赠送给李玉茹,并在画册扉页左端亲笔题词:“女演员李玉茹:谨以德米特里号巡洋舰舰长的名义,赠此礼物,作为在上海见面时纪念。”
报答党恩的贺礼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出身不是梨园世家,但她一生得到许多名师的提携,她谦恭地说:“我运气很好”
1923年,李玉茹生于北京四合院的一个满族家庭,原名李淑贞。她从小聪慧伶俐,童年时常趴在窗台上看邻居京剧票友李墨香吊嗓、练腿、甩袖,日久渐生兴趣,迷上京剧。因家境落魄上不起学,李淑贞1932年考入私立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戏校学生按“德、和、金、玉”排辈,她读小班,列入“玉”字辈,改名李玉茹
1940年李玉茹毕业后,组织“如意社”,白任社长并担任主要演员,排演了《三妇艳》、《鸳鸯泪》、《琥珀珠》、《美人鱼》等新戏。1941年春节“如意社”来沪演出,她主演的《鸿鸾禧》、《凤双飞》、《鸳鸯泪》等剧目,连场爆满,其俊秀端庄的扮相,清朗浑厚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演唱,细腻传神的表演,奠定了李玉茹在上海的声誉。1942年她再次到上海演出时,京剧大师梅兰芳正息影舞台而闲居上海,李玉茹得知后拜梅先生为师,她夜间演戏,白天到梅先生家学习《霸王别姬》等戏。她曾与马连良在北京合演《苏武牧羊》。1944年起,又先后与袁世海、谭富英、言菊朋、李少春等名角合作演出。抗战胜利后,她来到上海定居,参加周信芳领导的“易俗社”,与俞振飞、裘盛戎、高盛麟等名角同台演出,受周信芳先生艺术流派影响很深。当时文华影片公司还拍摄了她主演的戏曲片《小放牛》
回顾前半生,李玉茹老师感慨地说:“解放前,演员再怎么有名,社会地位仍低下,在世俗眼里是戏子”
新中国解放后,1953年李玉茹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京剧团。同年,她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演出三个月之久。1955年成立上海京剧院,李玉茹任主要演员。从1953年起,李玉茹连续几年参加徐汇区人民代表选举会议,还经常去各地部队慰问演出以及为群众巡回演出,所到之地均受欢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位表演艺术家也十分重视和关怀,毛泽东主席亲自观看过她的演出。周总理途经上海,说来看戏就来看戏,没有门禁森严的感觉。陈毅市长和潘汉年副市长第一次接见她时,还请她抽“三五牌”香烟。李玉茹深情地说:“因为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新社会翻身感特别强烈”。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感恩之情,使李玉茹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主动靠近党组织。当她1956年6月25日高兴地收下前苏联“波日阿尔斯基”号巡洋舰舰长所赠画册的第6天,就将珍贵礼物献给了上海京剧院党组织,并在画册扉页下端工整、娟秀地写道:
今天是党诞生卅五周年的日子,我怀着万分愉快和极其兴奋的心情把苏联访华舰队所赠的非常名贵的古典油画坌(图)片,献给党,以表达我衷心的祝贺
李玉茹1956.7.1
在党的关心和她本人的努力下,1960年李玉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6年席卷而来的“文革”浩劫,将李玉茹作为所谓的“文艺黑线”“三名三高”人物被打倒,画册上的署名被造反派打.上了“×××”,这本见证了中苏人民友谊和共产党员炽热情感的画册,也被作为“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