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东北大学和国共两党之争
民国时期东北大学和国共两党之争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XX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该校为东北地方势力创办,所以国共两党均自其创办不久就开始在该校活动,期望在此发展力量,争取东北人才。因此,一部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历史,既涉及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势力的兴衰,又始终伴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
沈阳时期的大起大落
东北大学最初由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兼任校长,1927年11月王永江病逝后,奉天省长刘尚清接任校长职位。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后一直兼任东北大学校长至1936年西安事变。如同黄埔军校学生称蒋介石为校长一样,这一时期东北大学学生也称张为校长
在1928―1936年间,张学良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大起大落,东北大学亦随之起起伏伏。1928年东北易帜后,张学良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统辖东北四省。1930年中原大战后,张学良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节制东北、华北八省军政,仅位列总司令蒋介石一人之下。其时,张学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东北地方势力也发展到顶点
在这期间,张学良大力扶持东北大学,该校的发展一日千里。沈阳北陵的宏伟校舍也成为当时沈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凡到沈阳游历者必到该校游览一番。这一时期,东北大学在师资、学生人数和经费设施等方面亦进入国内一流学府行列。学界名流章士钊、林损等都曾任教于此,一些年轻学者亦多来此任教,如萧公权、张忠绂、梁思成、林徽因等,他们此后在各自领域中都卓有成绩
这一时期,该校的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完全由东北地方当局控制,只是表面上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虽然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被列入学校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连教授三民主义的教员都难以寻找,不得不向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求助,但党部派来的人大多只懂做官,连三民主义是什么都不清楚。中共党组织在校内的活动更是处于隐蔽状态。因此,国共两党的党组织在校内影响都不大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直接打击了张学良的东北地方势力,不愿做汉奸亡国奴的东北民众纷纷逃亡关内,在流亡民众中,不仅有东北军政人员及其家属,还有东北大学等校的学生,而流亡学生的遭际较之东北军政人员更为悲惨
东大学生流亡到北平后一无所有,举步维艰。在张学良的资助下,该校逐步在北平复课,学校借用北平一些学校、机构的房子作为校址,艰难地维持教学。流亡关内后,张学良失去了东北地盘,因而更依赖国民政府,东北大学在经费与教学等方面也逐渐被纳入教育部管辖范围
北平时期的学潮激荡
XX年代的北平,大学云集,人文荟萃。经过五四运动与大革命的洗礼,北平学生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更加关注,对流亡学生的遭遇也极为同情。于是,东北大学学生很快就与北平学生融为一体,他们在救亡运动中并肩作战,他们一起南下向国民政府请愿,一起为义勇军筹款,一起抵制日货……
流亡关内的悲惨遭际与北平社会环境的激荡,使得东大学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共领导的进步团体;一部分受三民主义的吸引,成为国民党组织的社团成员;还有一部分人则成为中间分子。国共两派学生都认为其团体与信仰是正确的,是应对国难、收复东北家园的必由之路。这时加入国共两党的激进分子多成为后来国共两党各自的坚定追随者
1933年3月,热河沦陷。5月,《塘沽停战协定》签定。但是,日军并未停止侵略的脚步。在1934―1935年间,日军不断地挑衅,制造摩擦,妄图攫取更大的权益。而国民政府却步步退让,华北几乎成了日军肆意践踏的地方
在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里,北平学生最先发出呐喊。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就有东北大学的学生。宋黎,中共党员,是与黄敬、姚依林齐名的一二九学运领袖。在12月9日的运动中,原本西路学生由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与东北大学组成,但清华、燕京两校学生因军警事先得到消息封闭了城门而无法进城,于是东北大学成为西路学生的主力,宋黎被推为东大请愿的总指挥。东北大学学生按照原定计划,冲破了军警的阻挠,撒传单,喊口号,宣传、唤醒民众。在东大学生的带动下,不断有大中学生加入进来,最后,东大会合其他队伍完成了预先制定的请愿与宣传的目标。东大为一二九运动的开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后来,宋黎奉张学良之召前往西安汇报学生运动情况,并成为张学良最为信任的幕僚之一
华北学生的救国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张学良抗日救国的决心。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发生的直接动因之一,就是12月9日蒋介石下令对向蒋请愿的迁至西安的东北大学(工学院)等校的流亡学生开枪,这一举动极大地刺激了张学良,张学良甚至在
文档评论(0)